相瞒,近日我家老爷从宫中回来后,突然要收徒,具体详情,我也不知。”
“我观公子气度不凡,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公子所习的书法,与我家老爷同出一脉,都是楷书!”
“因此敢问公子可愿接受我家老爷的考验?”
贾琮听闻,心中也来了兴趣,于是问道:“不知所谓的考验是为何物啊?”
余忠介绍道:“第一关考的是字,俗话说,字如其人,通过字,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如何。”
“第二关就是文,身为读书人,西书五经,儒家经典等必须烂熟于心。”
“第三关则是灵,光会读书,还不行,必须还要有灵气,也就是作诗。”
“三关全过,才能进入最后的环节,就是与我家老爷面谈。”
“行吧,我就试试。”贾琮思忖片刻,接过余忠递过来的纸和笔。
五指自然分开,握住毛笔,笔锋落下,在洁白的宣纸上开始游走。
随着笔画不断舞动,一个个端庄秀丽的楷字跃然纸上。
最终收笔,摊开宣纸,递给余忠。
他写的是诗,相当于第一关和第二关同时应考。
余忠看着手上的诗,双目放光,诗好,字更好!
秦皇汉武输文采,
唐宗宋祖逊风骚。
江山代有贤才起,
风流人物看今朝。
“此诗立志高远,气势豪迈,这字古雅匀整,法度严谨,悠然中有静穆之气,公子果真大才也。”
贾琮笑道:“余掌柜,第二关,可还要考我?”
“不用,不用考了,小三元就是最好的答案。”余忠激动万分,他有预感,贾琮九成能够拜入自家老爷门下。
接受考验,只是贾琮的临时起兴,成了,加大自己的政治资本,不成,也不妨事。
天色渐暗,贾琮坐在马车上,身姿颠簸,闭目凝神。
白光闪耀,张居正从玉佩中飞出,坐在贾琮对面,书肆的事,他看得一清二楚。
“琮儿,你这首诗也不错啊。”
贾琮睁眼,心中传音道:“这首诗改抄自我前世的老师。”
“你小子,罢了,诗词终归小道,抄的就抄的吧。”张居正叹息一声,他还以为是贾琮自己作的呢,也对,人无完人。
“俗话说,儿子偷爹不叫偷,又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老师作的就是我作的。”贾琮嘴角上扬,得意的说道。
张居正翻了个白眼,不想理他,便散去身形,重回到玉佩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