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睿说道:“我们想以厂房和地皮入股恒实集团双口县分公司,但是姚总想一次性买断我们的厂房。”
姚华东说道:“我们是上市公司,要为股东们负责,我们所有的分公司,全部都是全资控股,毕竟牵扯到了我们很多技术专利,如果采用专利授权的方式,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不少。”
王鹏远考虑起来。
纺织厂己经停产几年时间,王鹏远之所想方设法的把纺织厂重新捡起来,也有甩包袱的想法。
纺织厂上万职工,如果全部买断工龄,可是一笔天价费用。
只有把纺织厂盘活,让工人们有工作可干,有工资可拿,对于全县的稳定有好处。
只要把纺织厂这个包袱甩出去,就是成功。
而且,姚华东不可能接纳所有的职工,他肯定要有所选择性的招收部分原纺织厂职工。
那么,他们购买纺织厂资产的资金,就可以用以安置下岗的职工。
为什么于睿还是硬扛着要入股呢?
屁股决定脑袋,站在于睿的角度上考虑,自然是为城投公司找到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比一次性卖掉更好。
但站在王鹏远的角度上,卖掉反而更符合全县的利益。
“姚总,说一下你们的方案,我们讨论一下。”
“作价一千万买下你们的厂房和地皮,我们接手三千职工,而且以接收下岗职工的方式进行,其他的由县政府负责,以往纺织厂的包袱,由县政府负责。”
王鹏远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千万?只接收三千职工?
剩下的七千职工怎么办?用一千万如何安置七千职工?买断工龄,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而且他还要以按照下岗职工的名义进行,这更不可能了,安置下岗职工是由政策优惠的。
也就是说,双口县要先把这一万名职工下岗安置了,然后再由恒实集团重新招聘。
那我们忙活了半天,为了什么?
就为了你能解决一部分就业?就为了你支付的一千万?
这不是胡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