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弟子,袁天罡从怀里拿出辗转送到他手中的信件,再次细读起来。_天-禧′小_说?蛧· ′埂,新`最′筷·
整封信中,楚王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
所有想要在大唐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教派,都必须彻底世俗化。
道门、佛门、祆教、景教、萨满、苯教、巫教等等所有教派,都必须重新修订本教的教义,宗旨是符合大唐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剔除本教教义中一切狭隘、排他、迷信、激进、仇视的部分,否则这些教派将被视为邪教加以最严重的打击和消灭。
李宽信中的一些行文用词他并没有听过。
但仔细琢磨过之后,袁天罡还是能明白李宽想要表达的意思。
提炼一下中心思想就是:
都给老子听话,不听话老子就弄死你们!
这种结论就很楚王。
信的最后,李宽写道:
信仰一开始都是好的,是人的私心扭曲了信仰,让它成为了某些自私者的工具,之后它就走样变坏了。
信仰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多数信仰淹没在时间长河之中,被新的信仰所取代。
某种信仰要延续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主动改变,得到很多,被动改变,失去很多。!薪/完`本?神?栈* ^蕪_错`内?容.
本王始终认为,无论是消灭一个国家还是消灭一个教派都是一样的,精神上无法征服,那就消灭所有承载的个体。
袁天罡一首觉得楚王是个大善大恶集于一身之人。
这样的人难容于人世,但他们做得很多事情、说的很多话通常又是正确的。
楚王信中的话很有道理,袁天罡也认同,所以在听到皇帝对北方佛道下手时,并不觉得皇帝有什么错。
道门最近十多年得了势,说得上是如日中天,前所未有的鼎盛。
也因为道门的鼎盛,引来了无数心术不正之徒混入其中,造成了道门中人的良莠不齐。
近几年,不少地方的道观把佛门那一套东西引入道门当中,道观开始从清修之所变成了当地的地主、债主。
这些人把朝廷给道门的特权当成了生意来做。
道爷们的日子好起来了,这几年间势力迅速扩张到整个大唐乃至附近的属国,却也逐渐抛弃了很多道门原本的理念。
不念道经念生意经,这便是埋下的祸根,有今日的遭遇不值得同情。
袁天罡现在最担心的不是皇帝,而是楚王。
皇帝雄才大略,却懂得分寸。
楚王不同。^我¨的+书~城+ ′追*蕞`芯\彰′截′
他不能指望一个把灭国灭教这种事情轻易落之纸上的人有什么敬畏之心。
思索半晌,他叫来弟子伺候纸墨,给楚王回了一封信。
写完后,他还是不太放心,再次提笔,给皇帝写了一封长达三千余字的奏疏。
写完之后稍加润色,觉得还是心中不安,又提笔给李淳风写了封私信。
两封私信、一封奏疏,通过道门的渠道,飞速奔向岳州和长安。
“福生无量天尊,祖师保佑,希望还来得及,也希望李师弟能想得通吧......"
袁天罡默默给道门祈福的时候,远在长安的李世民看着百骑司和关中各地州府送上来的奏报,心情相当的不美丽。
才短短不到十天,关中各地清查出来的道门和佛门隐匿人口便多达七万余,没有度牒的假僧道近万人!
抄没的土地田产超过三十八万亩,放贷的钱粮超过了一百万贯!
他下令清查北方佛道,不过是想摸摸两大教门的底,顺便薅点羊毛敲打一下,哪能想居然查出来了如此触目惊心的情况。
关中一共才有多少人?
朝廷一年的岁入才多少?
两家隐匿的人口超过了关中地区去年的人口增长!
两家的放贷规模抵得上关中加河南府半年的税收!
这感觉就像是渔夫下地笼,本来只想抓几条鳝鱼泥鳅打打牙祭,结果地笼里突然挤进来两头张牙舞爪的吊睛白额猛虎......
李世民开始有些理解李宽在时说的一种形容——XXXX了狗!
那感觉,别提多蛋疼了。
他恨不得立刻叫停对两家的清查,在查下去,保不齐正打得火热的佛道之争就演变成大规模的教众叛乱了。
可他又放不下自己的面子。
皇帝查出点东西就退缩,你让朝中文武和天下百姓如何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