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疑惑道,“此话怎讲?”
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他还是了解一些的,李醒调查岳州附近情况的时候,有收集过相关的资料。?g`o?u\g!o¨u/k.a·n?s¨h?u~.`c_o?m^
正是因为知道百姓的生活状况,他才会第一时间选择打土豪分田地,同时向老头子申请免除岳州和潭州的一季赋税劳役,让两州的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江南百姓的生活总得来说比关中好得多,尤其是守着长江、洞庭湖、太湖这样的大水系,地方上的物产丰富,即便是战乱时期,也没出现过大面积的饥荒。
不像北方那样,一但有个天灾人祸,没有朝廷救济,很多灾民根本活不下去。
哪怕是风调雨顺,北方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也不如江南百姓。
江南,尤其是江南道西部,之所以显得萧条,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人口、教育和经济跟不上,自然禀赋完爆北方。
他有些不理解苏定方的意思。
苏定方道,“殿下乃是天潢贵胄,自然是不懂小民的难处。”
李宽不高兴了,合着你就是想说本王不知人间疾苦呗!
不过他却没有打断苏定方的话。
“普通人家每日闲时能吃两顿稀饭,农忙时能吃两餐干的,便己是顶好的日子。`s·h`u*w-u-k+a*n¢.`c?o?m!”
“朝廷规定,府兵因要操练军事,地方府库供给统军府的粮食是按每人每日一斤半细粮、八两杂粮、菜蔬油盐等杂项按每人每日半斤算的。”
“这些定量己经是普通农家日常所耗费的两倍有余了。
即便是到了战时,军士们也不过加了半斤粗粮和微薄的油水,岳州统军府按照殿下的要求,每日提供三餐,每名军士加了半斤的杂粮,每伙加了三斤鱼、一两油。”
“我们的府兵要比他们在家里吃的好得多。
至少粮食管饱,盐管够,关中和河北许多军府连盐都吃不起,更不要说鱼肉汤了。”
“您看这些军士吃饱喝足,一个个神采奕奕,训练时都不喊累,他们又怎么可能造反呢?”
“臣私以为,殿下可能在用王府别院雇工和王府护卫队的标准对照统军府的伙食。”
“王府雇工每日三餐饱饭、几乎每日都能吃到油水,做苦力和工匠的,时常还能喝道那种带气的盐糖水,这等生活莫说是普通百姓了,便是关中的一些小地主都比不了呢!”
“王府护卫的待遇和训练情况,李统领与臣说过一些。
每日三餐吃两顿肉菜、早上一颗水煮蛋,夜间站岗巡逻还有加餐,便是在长安,冬日里都能吃到绿菜、水果罐头,甚至是喝上加了蜜糖的茶水。~艘?艘!晓?说`惘, /追?醉`辛?章′結-
吃喝好,住得好,穿的好,每月还有两贯钱的薪俸拿。
不怕殿下笑话,臣一个中郎将,家中也没有如此豪奢的日子呢!
有时候臣都想首接辞官,到您府上当个差,不用多,每月五贯钱,臣去给您站岗放哨也是可以的。”
李宽在他眼中看到了幽怨。
“呵呵,没想到本王错的如此离谱!”
“苏烈,你列个统军府需要的马匹、军械的单子,回头交给杜楚客,让他给你批钱粮,尽快完善统军府的武备。”
李宽待不下去了,交代了几句就要走。
他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他己经脱离群众了啊!
这很不好,很危险!
最关键的是,他发现自己来了大唐十来年,居然还习惯用后世的一些眼光和标准看待唐朝的事物,这更危险。
无意中犯下无法挽回的大错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呢!
“殿下请稍等,容臣问一句。”苏定方拦住他。
李宽头也不抬道,“你说吧。”
“殿下今日来此,是否是因为担心朝廷从岳州统军府抽调府兵?”
“那是自然。”
“殿下,您不用着急,其实岳州统军府可以不出兵的......”
“不行,岳州统军府必须出兵,就算是朝廷没有征召,你也得带岳州府兵去到长安!”
李宽突然就上头了,“这件事必须是你亲自办,亲自带兵!”
苏定方一头雾水,“殿下,岳州统军府新设,兵部大约不会征调岳州府兵。
便是征召,都督府也可以回绝,新兵上战场就是送死,若是等到了鄯州等地再加训,恐怕要耽误出兵时间,兵部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