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初唐父子局全员恶人 > 第120章 太子党和魏王党

第120章 太子党和魏王党

太子变了。′幻!想,姬· *埂′辛`最\筷-

发现这一点的朝臣不少。

以往的太子殿下虽沉默寡言,但彬彬有礼虚心纳谏,上朝时绝不多话。

以往的太子殿下只会听,不会说,也不会问。

如今的太子殿下一改往日的作风。

国子博士给他讲历代王朝得失,太子会说不要拿老瓶装新醋,硬往大唐的现状上套。

大儒给他讲以德报怨,太子会让他把孔夫子的话说全了再讲课。

朝臣批评东宫翻修耗费甚多,太子为储君当以身作则,例行节俭,太子便让詹士府吏员跟弹劾他的官员激情对线,把弹劾的人老底掀翻,送去岭南种树。

御史台有人弹劾皇帝过于娇惯储君,太子不该骑马上朝行走宫禁,太子便在朝会上掀开衣袍,跟魏征比谁的两条腿变形更严重,搞的魏征当朝对御史台官员破口大骂。

月前,李泰和李祐在曲江池纵马撞伤了人,太子殿下大怒,把二人拖到宗正寺门口打得头破血流,还强令二王到伤者家中赔礼道歉。

之后太子还传讯所有在长安的皇族子弟,皇族违法乱纪者,宗正寺也保不住他们,这话是他李承乾说的!

太子的变化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竟然默许了太子的所有举动。,暁·税?C/M^S′ !首^发¢

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初步成型的争储格局便瓦解了。

蜀王李恪就藩,梁王李愔和燕王李祐出宫开府,越王李泰被接连禁足王府,卸任扬州大都督,晋王李治搬出皇后寝宫,其加封的所有官职只剩下了并州都督的虚职。

如此变动,似乎预示着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己然无比稳固。

皇帝默许太子殿下的作为也是很好的证明。

往日里有些门可罗雀的东宫似乎在一夜之间就热闹起来了。

朝中只要是有头有脸的,基本上都会找机会到东宫露下脸。

总的来说,太子最近虽然表现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特质,身体上有些缺陷,作为皇帝的嫡长子、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代表,投资一下太子无疑是收益很低的选择。

但因为收益低,风险自然也很低,愿意结个善缘的人还是很多的。

当然,大多数人认可了太子,不代表所有人都想太子能顺顺利利的接班。

就比如几个年长皇子身边的想要从龙之功的野心家们。

再比如那些受够了强势皇帝打压的世家大族,尤其是弘农杨氏、范阳卢氏和博陵崔氏三家大族。

太子最近的表现太像某个时期的皇帝了,这很不好。-d~i?n\g~x¨s,w?.·c_o′m`

只是皇帝似乎挑明了要全力支持太子,这些人找不到合适的下手机会和目标。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渐渐从东宫转向陆续到京参会的教门人员身上时,皇帝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了。

他突然宣布越王改封为魏王,卸任扬州大都督,领雍州牧、幽州都督。

魏王府设集贤馆,招募天下贤才入馆,协助魏王编撰地质专著,绘制新的大唐舆图,整理大唐山川河流物产信息,以供皇帝和朝廷百官参考。

所有人都是满头雾水。

皇帝这是要干啥?

雍州牧那是什么职位?

京畿最高长官,皇帝登基前做过的职位,贞观元年起就空缺了,你把这个位置给魏王是个啥意思?

还有编撰地理志书、绘制全国舆图,这两件事是一个亲王能干的?

编地理志、绘制舆图听着没什么,但其象征意义早己超脱了事情本身。

它们代表的是皇权!

这种活儿一般是皇帝主持的,至少也是要储君牵头来做,你让一个亲王来做,确定太子不会疯?

朝堂上安静了两天,随后便是太子党和魏王党的激烈碰撞,还有和稀泥的煽风点火。

连续两次早朝变成了全武行,上百官员在物理意义上打成一片。

皇帝大怒,双方各打五十大板,让他们不要再胡闹了,好几个官员因为在朝堂上动粗,被罢官去职。

皇帝说让魏王担任雍州牧是因为他舍不得魏王到外地就藩,让魏王编地理志绘制舆图,是要考校魏王的学识和能力。

这种极度敷衍且无厘头的理由非但没有平息朝堂上的争斗,反而是火上浇油,让各方打的更来劲了。

魏征和房玄龄受不了了,拉着皇帝的衣袖进谏,劝皇帝赶紧收了神通,别把朝堂变成战场。

可魏征的口水喷了皇帝一脸,房玄龄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