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这些个亲戚都是穷鬼,拿不出多少本钱。
让他们做经销商和供货商,本王出资给他们启动资金,细节方面你们要把控好,谁要是不守规矩,立即报于我!”
一想到自己的这些个穷亲戚,李宽心里就很惆怅。
明明都是顶着这个王那个王的头衔,却一个比一个穷。
这个阶段的老头子对皇族宗亲的管控很严格,分封的王侯公子们除了分家开府的时候给些田产房产和食邑,宗亲们想过好日子只能靠自己。
在李宽看来,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宗亲安置方式。
既对宗亲们不负责,又对宗室封地食邑的百姓不负责。
宗亲要维持体面的生活,维持宗亲的排场,开销可不小呢!
没钱咋办?
只能搞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了。
别人先不说,就说蜀王李恪,刚到封地,除了一座半竣工的王府和一千多亩地,毛都没有一根。
李恪在信里跟李宽吐槽,他堂堂蜀王、皇子,因为缺钱缺粮,开府的宴会都只敢开半天,要不是杨妃补贴,他连王府卫队都养不起。
相比自己的穷亲戚因为穷而发愁,李宽现在发愁的是自己太有钱了。
听起来很欠揍的理由,但却是个很现实的大问题。
仅是大唐本土,楚王府今年进账就超过了一百一十万贯,出海的两批船队也陆续进了长江。
船队带回来的货物和黄金白银、宝石价值保守估计达到了两百三十万贯,刨除各种成本和给合伙人的分红,李宽的个人收益也应该在一百二十五万贯左右。
岭南那边的回款也快到了,不多,但也超过了两万贯。
里里外外一划拉,不算那些船队带回来的货物,只是金银铜钱和丝帛、香料这些能首接当钱花的财富,价值便超过一百八十万贯!
钱有了,问题是这些钱他根本没地方花啊!
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