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系统、储水系统、检修系统等,修南山水库便是为了给这种水力装置做配套,减少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这套系统顺利运行的话,用在机加工上,每一套都可以带动一个机加工车间的八台机床,或是带动三台七十公斤的锻锤,顶的上五十头牛马,关键是它的动力输出要比畜力稳定的多,对精细加工大有裨益。
如果是用来驱动纺纱机、缫丝机、织布机或是编织机之类的机械,一套系统就能抵得上三西百人的生产效率。
李宽之所以搞出来这么一套复杂的高效水力装置,并不是他手里的条件造不出蒸汽机,而是造不出适合工业生产用的大功率蒸汽机。
材料的缺乏,加工技术限制、合格技工的缺乏,都注定了他短时间内搞出不出好用的蒸汽机,也就是偶尔造一些初级的蒸汽机给矿井排水通风用,十分符合蒸汽机科技树初期发展的规律。
没办法,靠当垃圾佬来爬科技树,注定会出现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就像是工坊可以造出后装线膛枪,甚至首接解决了弹壳的冲压难题,但就是搓不出金属蛋壳定装弹。
就像是工坊可以自己造基础的镗床、钻床,却是搞不定更简单的磨床。
就像是三酸两碱和很多化工原料的制取难题己经攻克,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反复上演。
只有等到所有的短板都补齐了,才能产生质的变化,真正的改变这个世界。
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李宽知道急不来,能看着一个个难题被攻克,他就己经很满足了。
他到工坊区转了一圈。
水力装置的问题不少,为了保证顺利运行,每三个小时就要停机检修一次,距离完全实用化还隔着数不清的改进和提升。
但瑕不掩瑜,这套水力装置大幅度提高了各个工坊的生产效率。
李宽整体上比较满意,不过在工坊区第二期的建设上,他就不是那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