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初唐父子局全员恶人 > 第233章 爆团的游学团

第233章 爆团的游学团

李宽本来是不需要为自己的婚礼操多少心的。_3\3*k~s¢w·.\c¢o¨m_

奈何铎青贤这人太浮躁,礼部来人准备了一半的婚礼流程因为他被送去挖土,只好让宗正寺的人临时接手。

宗正寺的人让王府玉册搞得晕头转向,猛的接手婚礼流程,都有些麻爪。

李洵关键时刻也病了,闻乐毛都不懂,李醒、于清等一群粗胚,谁都帮不上忙,只好李宽自己上。

他拿着礼典,让礼部的几个吏员配合宗正寺的人,强行把婚礼流程推进下去。

三礼六聘,一项都不能少。

这是席君乃来到岳州之后唯一提出的要求。

李宽也得给大舅哥这个面子,毕竟他是娶王妃,不是纳妾。

他整天忙得团团转,却又好像什么都没干,这种感觉让他非常不爽。

最后还是李孝恭看不下去了,接替他来主持剩下的环节,让他有时间去处理别的事情。

李宽忙里偷闲,率先处理最重要的事——税收。

皇帝虽然一首在给岳州都督府免税,但是三州的免税期还不一样。

岳州的免税己经过了,潭州的商税和徭役没免,袁州倒是都免了,可袁州欠了一屁股账,得赶紧处理。

岳州的赋税收缴最轻松,盛鹤带着几个税吏一个下午就搞定了,只等往洛阳国库转运就成。

潭州的商税比较麻烦,因为潭州的税赋本身就是历史遗留问题,收税的主体其实是潭州冶监。

李宽一首没怎么重视,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这个问题,一拖就拖了半年多。

潭州的官员被一锅端,也没人熟悉流程,没办法,李宽只能一边让潭州的官员临时抱佛脚,整理潭州税务,一边跟老头子沟通。

好在老头子体谅他,让三州税务全部走岳州都督府的账,这才让三州的税务工作能继续开展下去。

袁州虽然还在免税期,但是因为欠了大笔的亏空,那些债主在夏收后来催债,袁州州府不还还不行,只能找楚王府借钱。·比?奇¢中\文.徃/ ^勉¨沸¢跃/黩,

李宽问过马周,袁州的官营农场经营还算顺利,夏收后基本解决了全州人的吃饭问题,但真没有余钱去还账。

袁州上下能吃上饭,不再需要岳州和潭州支援就不错了,李宽还能奢望什么?

借就借呗,马周向他保证,最多再有两年,袁州就能还清欠款。

大唐三百余州,像是袁州这种情况的,真不多。

不过李宽和马周等人对袁州的未来还是很看好的。

无他,袁州这块地方太适合种田了。

官营农场只是初建,全州收获面积只有不到总田亩面积的十分之一,便解决了本地人口的吃饭问题,剩下的田地那是收多少赚多少。

袁州能快速恢复,土豆、红薯的大片种植功不可没。

这两种高产作物谁看谁眼热,要不是李宽压着,估计早有人拿土豆和红薯当祥瑞报上去了。

皇帝虽然同意了三州的赋税都走岳州都督府的账,但却没有同意李宽取消三州徭役的要求。

这倒不是皇帝小气,而是徭役这种事情涉及到大唐的所有人和地区,要是单独给三州取消徭役,其他地方怎么办?

徭役可是朝廷眼下干大活最重要的手段。

以大唐朝廷的家底,想要不依靠征发徭役来维持运转,根本不现实。

皇帝还特意警告李宽,别在三州搞什么废除徭役的操作,该出的徭役必须出。

李宽是那种从来不让人白干活的人,自然不会去考虑往其他州府派发徭役的操作。

朝廷今年派发给岳州和潭州的徭役征发是两千西百八十人,到永州去清理河道、整修官道。

李宽首接让杜楚客给永州送去了二十船粮食,让永州自己招募民夫。¢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

当然,为了照顾皇帝的脸面,岳州都督府对外的宣传是洞庭湖的水利工程耗费人力太多,抽不出丁口去别州服徭役,只能以粮抵偿。

李宽给的理由也并非胡扯,岳州那么多工程,人确实不太够用。

所以在处理了税收和徭役的事情之后,李宽便与相里氏姐妹商量,把相里氏的工程队逐步撤到岳州来。

相里氏姐妹是把她们勉力维持的工程队当做是嫁妆的,既然婚期将近,她们也没理由继续给工部当乙方。

李宽这时候才明白相里氏不是单独一家是什么意思。

相里氏之墨真的就是个专门承包各种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