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顾远复仇的机会!”
李嗣源的目光在范文悲愤的脸上、祝雍深沉的眼中以及那本《活舆图》上来回逡巡。他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范文可用啊!此人有才,有"活舆图"之称、有忠敢直谏、有恨对顾远,且出身低微,易于掌控。用他治理石洲残局,安抚人心,名正言顺,更能彰显晋王仁德,虽然那李存勖未必在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祝雍也可用更需防,此人野心勃勃,手段狠辣,他能在乱局中保存实力并收拢人心绝非善类,他反顾远是真,但绝非出于单纯的“忠义”。·x_x*n′y!d+..c^o\m¢他需要石洲这块地盘和残存的资源作为根基。用他,是一把双刃剑。他能帮助自己迅速控制局面,压制可能的反抗,比如那些恨顾远也恨晋国的人,甚至在未来对付契丹或顾远时成为奇兵。但也需严防其坐大,必要时可借李存勖之手或契丹、顾远之力除之。
石洲的价值:此地虽残破,但地理位置重要,是北疆门户。残存的工匠、人口,尤其是被祝雍藏起来的那部分是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这里是钉在顾远与契丹之间的一颗钉子!让范文、祝雍在此经营,若他将来在契丹失势,这既能牵制顾远北归之心,又能成为监视契丹动向的前哨。自己远在晋阳,正需要这样一股“忠心”(至少名义上)忠于晋国的地方势力。
殿下此刻正全力攻打刘守光,焦头烂额,对石洲残局只会要求“稳定”,不会深究细节。自己将范文推出来作为“忠义之士”、“力挽狂澜者”上报,合情合理。至于祝雍这些“江湖义士”,完全可以隐去,作为暗棋。李存勖的暴戾多疑是柄悬剑,但此刻他的注意力全在幽州!
电光火石间,李嗣源已定下策略。他脸上露出“欣慰”与“沉重”交织的表情,上前用力拍了拍范文的肩膀:“范先生忠义,李某佩服!石洲遭此大难,正需先生这等心系百姓、熟知本地之才主持大局!你与这几位义士救护百姓之功,本帅定当如实禀明陛下!”他转向祝雍等人,语气诚挚:“诸位壮士高义,李某代石洲生民谢过!值此危难之际,还望诸位能与范先生同心戮力,助我安民守土,重建家园!李某必不负诸位今日之义举!”
这番话,等于正式将石洲的民政和潜在的武装/地下力量纳入了自己的体系,并给予了他们合法的外衣和行动的权力。范文激动得热泪盈眶,再次深深下拜。祝雍眼中精光一闪,也躬身道:“必不负大帅所托!”
李嗣源立刻着手安排:
他飞鹰传书晋阳,信中详细描述了石洲惨状,契丹暴行,唐榕依拉泽五千将士力战殉国,本人断手重伤。重点突出了范文在乱军和契丹屠刀下“冒死救护百姓”、“收集整理重要图籍”、“协助官军稳定秩序”的“忠勇事迹”,称其为“石洲柱石”。请求殿下任命范文暂代石洲刺史,主持重建。对祝雍等人,只字未提。信中强调石洲残破,百废待兴,急需钱粮赈济,并委婉提及顾远勾结契丹,已成北疆大患,需从长计议。
他明面上,任命范文为“石洲安抚使”,全权负责赈济灾民、掩埋尸体、清理废墟、维持秩序。拨给他少量粮秣和一支维持治安的老弱残兵为主的部队。暗地里,默许甚至暗中支持祝雍整合石洲残存的江湖势力、地下力量以及被他藏匿的工匠、人口。李嗣源留下几名心腹军官“协助”范文,实则负责监视和充当与祝雍之间的联络人。
随后,他严令军医全力救治唐榕伊拉泽,将其安置在相对安全的营中,派人“保护”,实为看管,防止他乱说话或擅自行动。
看着范文带着劫后余生的使命感,在祝雍等人簇拥下走向满目疮痍的城池;看着自己留下的人悄然融入;再看看营中昏迷不醒、只剩半条命的唐榕依拉泽,李嗣源站在残破的城楼上,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石洲这盘死棋,被他下活了。顾远?你借契丹之力脱身,却也给我留下了牵制你的绳索和一把指向北方的刀。而范文和祝雍,无论他们怀着何种心思,此刻都成了他李嗣源棋盘上的棋子。
几乎在李嗣源飞鹰传书抵达晋阳的同时,另一份来自幽州前线的捷报也摆在了晋王李存勖的案头——周德威已攻占涿州,兵锋直指幽州城!这本该是令人振奋的消息,然而当李存勖先拆开石洲那份染着烽火气息的急报后,整个晋阳宫仿佛瞬间被寒冰冻结。
“顾——远——!!!”
一声野兽般的咆哮震得殿宇梁柱上的灰尘簌簌落下。李存勖双目赤红,额头上青筋暴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