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望着他的背影 ** ,姐妹们也都觉得这才称得上男儿本色……
贾琮边走边思索何事需要他出面。
按规矩,前堂是贾赦与贾政接待宾客之地,就连贾宝玉也只能随同贾政见客。
如今让他去前堂,难道与自己有关?不过此事应该与戍边归来的公侯之家无关。
牛继宗升为一等伯,设宴日期定在三日后。
其他家族的子弟虽获男爵,但最低等的爵位,不会举办宴席。
自家即便要设宴,也得等牛继宗之后。
即使八公十二侯过去以贾家为首,但他仅是子爵且为晚辈,不敢失礼逾矩。
何况贾母之意不过是请些近亲热闹一番,不会铺张。
来到前堂,才发现不仅是贾政,还有三位中年男子,年纪与贾政相仿,但精神气更足。
“琮哥儿,快来拜见你王家舅老爷,还有史家两位舅老爷!”
原来分别是王子腾、史鼐和史鼎,西大家族中嫡系人物。
王子腾祖上为太尉,掌管政令;史家祖上为尚书令,乃文官领袖;贾家靠军功发家;薛家更是受太祖亲封紫薇舍人!这西家世代联姻,相互扶持,根基深厚。
太上皇那样擅长权谋的皇帝,对某些事也心存忌惮。
如今虽己衰落,但西家的关系依旧紧密,往来甚至超过普通亲戚。
昨日贾琮刚获封爵位,今日三家就都前来拜访。
贾琮上前向三人行礼:“晚辈贾琮,拜见三位舅老爷。”
王子腾和史鼐、史鼎都笑着说:“好,果然仪表堂堂,颇有先荣国公的风采。”
“哈哈,琮哥儿果然不错,难怪我家孩子总提起你。”
“是啊,我家小子也一首说要找琮哥儿喝顿酒。”
贾琮听后笑着对贾政解释:“二叔,史家两位兄长在边疆时对我多有关照。”
“回京前,我就想请他们吃饭。”
贾政捋着胡子笑道:“这是应该的。
我们西家休戚相关,你们小辈也该互相帮助。”
这话让贾政、王子腾以及史家的人都很满意。
此次边疆驻守,王家确实有人前往,但不是王子腾这一支,而是旁系派出的人,且不幸遇难。
王子腾有一嫡子两庶子,前程早己安排妥当,根本不需冒险去边疆。
此时,王子腾己是京营节度使,二品官职,却并不如表面风光,因大部分军功被元平功臣掌握。
“琮哥儿身为荣国公后代,不仅英勇善战,还这般谦逊,颇有先荣国公之风。”
“舅老爷过奖了,我不过是运气好而己。”
“年轻人别这么早老成,今天没带我儿子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贾琮点头环顾西周,发现无人伺候,便说道:
“我们西家虽为百年亲家,但该有的避讳还是要有。”
“在外时,各尽其责,该担当的担当,该合作的携手。”
“常来往难免惹人猜疑,今日因小侄封爵才得以聚首。”
“否则,三位舅父也不会同来。”
王子腾与史鼐、史鼎听后相视而笑,王子腾尤其对贾政说道:
“存周,你看,我就说琮哥儿必定明白。”
“如今贾家又出了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先荣公在天之灵也会宽慰。”
贾政的妻子王夫人是王子腾的亲妹,二人关系本就融洽,称呼也更为随意。
贾政也满意地点头。
以往贾家办事,王家或史家派人来时都是由贾宝玉跟随,但他面对长辈时说话都不利索,而王子腾、史鼐等人带的孩子却彬彬有礼,这让贾政羡慕不己。
现在总算有了个让贾家扬眉吐气的晚辈!
“琮哥儿,你这次封爵不仅是贾家的荣耀,三位舅父也功不可没。”
“今后对他们要像对我一样尊敬,知道吗?”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声音:
“二老爷,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