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这一局势,即使无法重现昔日荣光,至少不要彻底覆灭。
就在贾琮思索之际,大明宫养心殿暖阁内,隆正帝看着手中密报,眉头紧锁,望着跪地的小太监问道:“荣国府传来消息,贾琮刚打完人,又出了什么事?”
身旁侍奉的太监夏守忠上前接过密报,恭敬呈递给隆正帝,“陛下,密封完整,有青雀的印信。”
“嗯。”
隆正帝展开密报,看到上面的内容,正是今日贾琮在贾府的所作所为。
尤其是晚间在荣庆堂所说的话,每字每句都清晰无比。
当看到那句话时:
“我们终究是陛下的臣子,那些王府之类的地方,还是远离为妙。”
隆正帝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
“总算出了个懂得效忠的,心里也算踏实了些。”
“夏守忠,若这些公侯之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朕是不是就不必再受束缚了?”
夏守忠陪笑着答道:
“陛下乃天子,谁敢束缚您?简首是自寻死路。”
“你这老奴,尽会拍马屁!”
隆正帝虽笑着责备,却没有为难他。
从小服侍自己的奴才,对他而言,比某些嫔妃更值得信赖……
翻到下一页,发现贾琮今日所作的“诗”
。
前几首让隆正帝轻笑不己,但最后那首却让他郑重地点点头。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好一句!”
“若我朝少年皆如此,朕又何愁烦忧?”
“好诗!”
“快,叫青雀想办法将此诗流传出去。”
“也让众人知道,朕依旧深得民心。”
夏守忠刚欲领命离开,门口己来了一位绝色佳人。
她身穿镂金丝钮牡丹纹蜀锦衣,头梳望仙髻,约莫三十岁年纪,容貌倾城,身姿曼妙。
正是当今皇后,萧皇后。
皇后接过身后宫女手中的碧玉琉璃盏,里面盛放着精致的点心。
她身后跟着几位宫女,手中托着金碗,装着乳品与燕窝等滋补之物。
“皇上,稍作休息吧,今 ** 己劳累了许久。”
皇后驾临,隆正帝打量了一下她身后的宫女,先前因被打扰而皱起的眉头也随之舒展,温和地笑道:
“皇后为何前来?”
皇后将琉璃盏置于案上,又取过身后宫女递上的碗碟,一一摆放整齐,边整理边说道:
隆正帝听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
自登基以来,他便将个人情感置于一旁,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即便有太上皇在上,他也需谨慎行事。
萧皇后见状会意,微笑道:“今夜可安排元春侍寝,明日我再提议晋她为女尚书,随后封为嫔位。”
贾元春虽入宫己久,却始终未得圣眷,只是一名普通女史。
因家族地位复杂,若受宠则恐难保家族安危。
近日忽闻皇后提及此事,心中暗喜,却又不敢多言。
正巧此时,隆正帝兴致颇高,提起今日遇见一位少年才俊,心存忠义。
萧皇后闻言莞尔,建议道:“陛下不如赐元春正名,既可彰显仁慈,亦能让贾家安心。”
隆正帝听罢,沉吟片刻,最终应允。
隆正帝对贾琮的未来安排暂定为嫔位,期待他能带来意外之喜。
萧皇后在一旁附和,称为主上圣明,令隆正帝颇为受用,食量也因此增加。
他不经意间瞥见桌上翻过的密报,心中暗忖,若真可用,将来封个贵妃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