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大家别担心,都早些回去休息吧。”
说罢便往外走,贾宝玉在身后喊道:“琮哥儿,路上小心!”
“知道了!”
贾琮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离去,留下满屋人心中忐忑。
(感谢书友猫八大佬打赏,加更!)
贾母的院子里,鸳鸯和鹦鹉正在为贾母捶腿揉肩。
鸳鸯最受宠爱,此刻站在身后轻声笑道:
"老太太为何还未安歇?夜深了,再不睡明日定会疲惫不堪。"
"我实在难以入眠,今日宝玉受了委屈,我的心也跟着疼痛。"
您有些失态了。
(此句为额外补充,非原文内容)
贾母叹了口气,
当初先荣国公去世时,贾赦和贾政己年迈,前院事务她无法插手。
好不容易盼到贾珠这般出色的后辈,她用心教导,却因管教过于严苛而留下遗憾。
宝玉降生后,因其衔玉而诞的福气深受贾母宠爱。
加之贾珠的前车之鉴,她与王夫人从未让宝玉受半点委屈。
"宝玉渐渐长大,与先荣国公年轻时的模样愈发相似。
虽体格稍逊,倒也无妨。"
"我和二太太这些年来对他疼爱有加,实在下不了狠心管教。"
"多年来,宝玉未曾尝过委屈滋味,今日特意未让他上高榻,意在看他能否有所进步。"
"但我又担忧他的心性承受不住打击,不如您过去瞧瞧?"
鸳鸯笑得合不拢嘴,对贾母说道:
"老太太若真心盼宝二爷成才,确实该加以约束,不过不必太过严厉。"
"宝二爷的性情如此,管得越紧,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即便不能官居高位,难道荣国府的家产还不足以供他享用?"
"三爷看似前程远大,但荣国府的家业终究与他无缘,不是都归宝二爷了吗?"
"兄弟各自发展,只要彼此和睦,宝二爷日后便不会吃亏。"
贾母轻轻摇头,
现下贾琮承袭伯爵之位,她虽欣慰但也忧虑。
多少手足同胞因家产纷争闹得不可开交。
史家分府为何广受赞誉?不正是因史鼐、史鼎兄弟毫无芥蒂,遇事仍如一家吗!
眼见贾琮日益得势,将来晋升至一等伯,再立两次云骑尉功勋便是侯爵了!正值圣上重用贾家之时,这段期间不会太久,多则十年,少则数年。
到了时候,贾琮就算不愿意出去开府也不行了。
为了贾家的声誉,她必须主动促成这件事。
“唉,琮哥儿的爵位升得太快,不知道是福是祸。”
“要是宝玉不在陛下重用的这几年好好努力,将来就更没机会了。”
“看来明天得跟二太太谈谈,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荣国府还得交给宝玉才行。”
正想着,外头突然传来小丫鬟的声音:“老太太,前面的小厮来说,三爷带着亲兵急匆匆地出去了。”
“又出去了?还带了亲兵?”
“是的,全带走了,走得很急,还吩咐关上门,谁来都不开!”
贾母立刻坐起身,眉头紧锁。
“那两个不成器的孽障呢?”
“刚从三爷房里出来,现在正往回走。”
“让前面的人留意着,回来马上报!”
“唉!”
贾母揉了揉额头,升爵是好事,可总觉得不太安宁。
贾琮带着亲兵赶到皇城附近时,看到一处大火熊熊燃烧。
锦衣卫虽然不受重视,但衙门仍在皇城正门承天门一带,在千步廊西边,挨着五军都督府,对面是六部。
“快走!今日胆敢阻拦者,杀无赦!”
“是!”
到了街道中间,人群熙攘,有人救火,有人围观,远处还有战斗的声响!
贾琮气得怒火中烧,锦衣卫这次实在太丢脸了!
他大喊一声:
“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在此,让开道路!”
“胆敢无故阻拦者,杀无赦!”
身后五十名亲兵齐声呐喊,
随后策马向前疾驰,
救火的、看热闹的、呼喊的人都急忙避开,
有不少人被撞倒在地。
贾琮远远看见左千户和周千户正在交战,
举起长枪大喊:“冲锋!”
贾琮最擅使枪,他的亲兵亦如此。
此刻,他们如潮水般向前涌去,贾琮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