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儿笑着摆手,目光落在一旁俏皮的香菱身上,轻叹:“伯爷真是好福气啊。”
“伯爷?”
贾琮闻言大笑,站起身向前走去,身后跟着平儿、晴雯和香菱。
看着前方的可卿,贾琮心中暗喜,仿佛前世做了什么大好事。
王熙凤回头瞥了一眼,低声嘀咕:“这便宜全让他占尽了!”
会馆内不仅有商铺,还供应各种小吃。
贾琮领着黛玉和宝钗等人品尝了几样,贾母在一旁笑道:“她们喜欢就让厨房学着做,但这些不可常吃,对身体不好。”
李纨指着孩童玩具哭笑不得地问:“这些东西是不是太贵了?看似简单,容易被模仿吧?”
“大嫂说得很对,这些东西主要靠品牌和服务赚钱。
普通工匠虽能仿制,但赚不了多少。
那些不富裕的府邸,买一件回去照着做就行。”
王熙凤在一旁抱怨:“哪怕嫡庶有别,为了面子,当家主母买一件就得给所有人买,后宅夫人一起上门,谁不是硬撑?”
贾琮冷笑一声,露出几分狡黠之色,引得周围姐妹纷纷调侃他。
贾琮毫不在意,笑着回应:“这里的东西都不算复杂,普通工匠模仿也无妨。
我这儿的名声和售后就足够这些价值了。”
“再说,那些官员在外奔波,挣了爵位和财富,不就是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吗?对吧,林妹妹?”
林黛玉轻哼一声,嗔怪道:“问我作甚?我又不像三哥那样做这么大生意。
可那些人的辛苦所得,最后岂不是都被你们占了?”
贾琮连忙摆手:“这可不是我一人之功,还有二叔和薛大哥呢!”
贾母和薛姨妈同时笑骂了他一句,连薛宝钗也投来一记白眼。
薛蟠能与贾琮及公侯府联手做生意,确实令薛宝钗感到高兴,但她深知自家兄长的性格——无论多新奇有趣的事物,顶多新鲜几天便厌倦。
“三哥,家兄愚笨,若有不足之处,请多多包涵。”
“不必见外,咱们自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贾琮对薛蟠的印象远胜于宝玉,虽然他是个首性子的“呆霸王”
,但为人坦率,好坏参半。
他行事全凭喜好,一旦认准你是朋友,就会以情义相待。
这段时间筹备酒楼、超市和会馆的开业,他出了不少力,跑断了腿,从京都丰字号调了不少自家货品补充,全靠席掌柜和贾芸帮忙打掩护,薛姨妈和宝钗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逛了一阵后,贾母觉得有些累了。
“今日到此为止吧,看了几家都不错。
凤丫头可以安心等待收益,姑娘们也能开始学习查看账目了。”
“不过琮哥儿,你的会馆既然只允许六品以上诰命进入,那边的元平你就别为难他了。”
“两家虽常起争执,但后院之事你也别忽视。
后院的态度,有时会对前院产生重大影响。”
贾琮惊讶地望着老太太,感慨道:“老太太果然高见,这样的洞察力连不少官员都不及。
往后还得多劳您指点我才是!”
贾母听罢,哈哈大笑,这种被儿孙看重的感受令她十分愉悦。
贾琮近来愈发清醒,也意识到应对元平那边应一视同仁,于是让人制作了一批牌子送往对方。
各府未加拒绝,这出乎他的预料。
即便在平国公正位的情况下,贾琮依旧认为需调整策略与态度,若能争取到元平派的支持……但此事难度颇高,元平家族掌兵多年,早己从中获利丰厚。
贾母由薛姨妈和秦可卿扶持着向外走去,边走边说:“琮儿虽好,但年纪尚轻,经历和见识都有限。
有些疏漏也是正常。
我虽只是后宅妇人,但毕竟多活了些年头。”
薛姨妈接口笑道:“老太太不仅年长,更是经验丰富。
几句教导便能让晚辈受益匪浅。”
秦可卿亦笑言:“听家父讲,世家传承的并非金银功名,而是历代智慧的累积,使后代自小就明白寒门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理解的道理。
老太太此刻不正是在给三叔传授智慧吗?”
贾母闻言更加开怀,有人敬重自己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