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府里的管事还缺两个呢,采买来的几个又不太放心。
你就体谅一下我的难处吧!”
这话让黛玉和宝钗都表示赞同。
西府这边几乎己经大换血,所有管家都被撤换了。
而东府则简单得多,首接将亲兵家属迁入,每家留下一两人照管宅子,其余的人基本填补了宁国府的用人缺口。
这些新任管事多是从家属中选拔,自然让人放心。
西府却不同,所用之人皆是外聘,忠诚度需长期考察,否则容易出乱子。
贾琮摇摇头说:“二嫂子放宽心,林之孝虽我不熟,但既是你信任他,我就给他留条路。
不过辽东的庄子问题不小。”
王熙凤吃了一惊,连尤氏也难以置信:“伯爷,不是说辽东庄子今年收成不佳吗?确实这两年灾荒严重,年末送来的物资和银两减半,但……”
话未说完,众人己明白其中深意。
东西减半虽有灾荒缘由,但还不至于到抄家的地步。
宝钗皱眉问:“三哥,是不是这些人一开始就别有用心?”
黛玉反应敏捷,接口道:“多半是多年来刻意减少贡品供应,不然三哥不会提出抄家这么严厉的说法。”
贾琮满意地点点头:“正是如此。
我派去的人回来说,那边管事家中囤积大量老参、貂皮、狐皮,银钱都快发霉了!”
王熙凤怒目而视,恨声道:
“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初宁荣二公带着贾家子弟拼死争取来的封地,他们竟敢如此悖逆主子!老太太私库里的人参都快被他们耗尽了。”
话锋一转,又问:“琮哥儿,西府的情况也这般吗?那些庄子和银子是不是同样多?”
众人顿时纷纷指责,
但王熙凤毫不在意,坦然道:“赚银子有何不可?本来就是该属于府上的。”
贾琮装作为难地说:“西府这边还需老太太和二老爷点头。
毕竟西府的庄子和地比东府多一半,贪墨的情况更严重。
而且贾琏也在那边,我担心私自行动会让老太太多疑。”
王熙凤稍有迟疑,但随即拍拍心口保证:“琮哥儿放宽心,我回去后就向老太太禀报。
贾家祖宗打下的基业,岂能让奴才们欺瞒?这绝无可能。”
众人皆知王熙凤唯利是图,不禁暗笑。
黛玉掩面轻笑:“二嫂子,我就当你真为此事烦恼。
不过老太太那里确实难办,你得好好思量,她可是格外疼爱宝玉。”
王熙凤心想,老太太心里只有宝玉,贾琮尚且靠后,更别提贾琏了。
宝钗忧虑地说:“三哥这般抄家,恐怕对你的名声不好。
还是低调些为妙,免得对你有所不利。”
黛玉也附和:“正是如此。
三哥虽是锦衣卫,效忠天子,但也应顾及名声。
长此以往,恐非好事。”
见众人关切,贾琮挥挥手示意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