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她花出去的。
为了避免“赔钱”,莫音一边处理国事,一边开始培养接班人。
她选择的人正是风信。
风信听话,跟着她的时间也最长,上过战场,政治手段也不错,懂得感恩,宽厚仁慈,又不会心慈手软,正是下一任皇帝的好人选。
在莫音的治理下,那些贪官污吏、不干正事的官员消失了许多。
这位新皇帝可不会听百官的谏言,也不会倚重任何一个官员。
她将重要的任务分成几部分、精确的指定到合适的官员手中,做的好,有奖励;做不好,会责罚。
虽然铁面无私,却能一洗贪赃枉法、官官相护的风气。
百官感受到压力,只能赶紧做好自己的任务,不再推诿。
整个朝堂便如一辆马车,各个关节齿轮开始协作运转,在莫音的驾驶下,带着百姓们越来越快的往前奔跑着。
没有重文轻武的压制,武将们都得到了重用,他们带着积压己久的仇恨,以及对战功的期盼,带领士兵奔赴沙场。
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将蒙古军的防线往后推了一大截。
所以,不是南宋的百姓不行,而是南宋的朝廷不行。
除了朝堂中主战的气氛高涨,武林中也出现了抗战的声音。
有武林人士想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武林盟主出来,带着侠士们,共同抵抗外敌。
有人想推举资历最深的洪七公,但他早己隐退,不知去向。
十多年的时间,足够孙阳担起丐帮的重担,边境又有莫音、郭靖、杨康等人。
洪七公无事一身轻,天天在外面寻找美食,如今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武林人士又想到了天下第一的莫音,但她己经是皇帝了,自然不会再来担任什么武林盟主。
至于其他老一辈的高手,也都不会参与此事。
南帝出家,又是大理人士,不参与他国事宜。
欧阳锋……算了。
黄药师的行为处事也不太合适。
众人陷入了纠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