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是道家所云那般,文道乃是世间最为飘渺之物,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山川河流,皆可以文述其表,赋予其灵性......
或者说是农家在抚摸稻穗的低语,言明文道乃是饱含于果腹之物,流淌在沟渠的无形之物,是刻写畎字讲述耒耜划地那般赋予......
......
太多太多,仿佛文道一词有着太多的解释。
因人而异,诸子之见各不相同。
盛宣淮不语,天山意志也不催。良久,一道温润的嗓音响起,“我想,文道乃是正气道,乃是胸养一股浩然气,文道长息于浩然之气中。”
“无论是诉诸于纸表上文字,还是玄而又玄的大道理,都应当是文道。文道,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它始终是根植于万民土壤之中的道。”
“文道,乃正气道,正气道,乃为击碎世间一切不公之道。”
“心中一点浩然气犹存,那文道之道亦长存!”
“......”
盛宣淮似乎是碎碎念,但是却也说出了自己内心对文道最深刻的认知。
他坚信,“只有根植于天下万民之中的道,才能够始终焕发生机,蓬勃向上。”
“善。”
许久。文道天山意志悠悠发声,阻隔在盛宣淮面前的屏障消失,露出了全新的阶梯。
“三才一关,问心叩关,解一惑,铭此道。”
盛宣淮拱手作揖,依旧是恭恭敬敬的向山巅回了一礼后,才继续向前走去。
天山此问,也算将自己对于文道彻彻底底的重新认识了一遍。如此,算得上给自己授业,当得上自己这个礼。
一步又一步,盛宣淮面不改色,继续向着山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