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且问在座诸君,何人敢保证自己这一生,心中始终保持正义,敢于面对不公而出手制止,始终为心中那股浩然正气而坚定不移?”
说书人语气适当停顿,语罢还休,等到下方茶客无言时,接着道,“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君修文道,可以达到金丹真人的程度,然后开枝散叶,建立家族。且问,若有家族子弟在外犯事,而这又是你的老来得子,那你是为心中浩然正气而选择大义灭亲,还是徇私枉法呢?”
“前者事关血脉,后者事关道途,选择哪一个呢?你若是选了后者,那你是为了浩然正气的理想信念,还是为了自己的浩然正气的力量呢?若是为以后的道途,那是不是与自己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呢?”
说书人不再说话,而是静静等待众茶客回神。
兰溪茶馆,说书人可是大浪淘沙之后才能够立于此地的,不是其他,光是看待事情的眼光就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比拟的。
“确实在理,可追求浩然正气,从而具备更强大的力量,这样子才能够做出更多维护公平正义的事情吧?”
“非也非也,为道途,本就掺杂了贪欲,这样子的浩然正气是不纯粹的。”
“可君子论迹不论心。”
“那你得论一辈子!”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说书人见状,笑道,“仁兄此言极是,文道,是机会,也是束缚。唯有真正的大理想者、真正的君子、真正的为国为民者,才能够在此道走得远。”
“诸君且看文圣悟道功成之后,修建观澜学宫,不收一金一银,招收有理想的读书人,亲自授课。文圣曾言,当入文道之人越来越多,那么天下掌握力量的正义之人就会越来越多。当星星之火可以点燃燎原时,世间一切黑暗力量都要为之臣服!”
“故而观澜学宫,有文圣公提笔门前两联。”
“为财为利请往他处,心怀不轨勿入斯门。”
言罢,说书人不再言语,一拍醒木,“言以至此,诸君,来年再见!”
众茶客如梦初醒,啧啧称奇。
只是在角落,有一修仙者喃喃自语,“不是哥们,你真立地成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