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从东江镇当毛文龙儿子开始 > 第111章 金州告急

第111章 金州告急

毛文龙正打算继续“加强攻势”哭穷。_鸿.特!暁\税·旺· ¢冕,废·阅?黩*

孙承宗却不给他机会,忽然从案头拿起一本书,放到了毛承克身前:“这是刘之纶托老夫给你带来的。”

毛承克心中一惊,眼光一瞥,《火攻挈要》西个大字眏入眼帘。

这本书在后世颇为有名,由汤若望传入中国,此书详细记载了火炮、鸟铳等各式火器的制造工艺以及西方的一些数学、化学、物理知识,是当时非常难得的一本科学理论著作。

拿起翻开几页,毛承克看了一下,都是他目下非常急缺的基础理工科知识,大喜过望道,“太好了,这本书里记载的皆是杀敌制胜的秘籍,多谢孙阁老。”

孙承宗摇摇头,“老夫只是一个传递人,你真正要谢的是刘之纶。”

毛文龙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却留意到孙承宗对毛承克的态度 —— 那是对心腹爱将才有的信任。

一时间他的内心也是无比触动也就放弃了继续哭穷。

“振南,” 孙承宗转向毛文龙,语气缓和,“当年你在皮岛孤军奋战,朝廷有负于你。但如今不同了 ——”

他指了指毛承克,“承克的屯田军是咱们的粮仓,你的水师是咱们的利剑。¢白-马/书+院- \已+发,布+最′芯,蟑~洁?0?0\晓′税+旺` *追~蕞·薪~彰-踕·老夫要你们一文一武,把辽东半岛变成后金的烂疮!”

毛文龙站起身,双脚重重顿在青砖上:“阁老但有差遣,我父子万死不辞!只是……” 他看了眼毛承克,“这小子年轻气盛,还望阁老多多敲打。”

孙承宗大笑,拍了拍毛承克的肩膀:“振南放心,这小子能得很,老夫很看好他。”

毛文龙看着眼前的一老一少,心中顿时感慨万千。

暮色漫入衙门时,孙承宗送二人到辕门外。

毛文龙上马前,忽然握住孙承宗的手:“阁老可知,当年熊廷弼被问斩时,刽子手都落泪了?”

孙承宗一怔,知他还在为当年熊廷弼蒙冤一事耿耿于怀,于是握住他的手:“振南,熊督师的遗志,咱们替他完成。”

毛文龙当年多受到熊延弼的照顾,这时也是一时兴起想到自己的遭遇多有感伤,才提了一嘴。

听到孙承宗如此说也不胜唏嘘,不再言语登上马车。

返程的马车上,毛文龙忽然问道:“承克,你为何信孙阁老?”

毛承克望着车窗外的风景,良久才道:“他是此时此刻唯一敢在朝堂上喊‘复辽’的人。/比·奇-中/文`王? *庚?新¨蕞*全¢就冲这一点,咱们赌得起。”

他这话可真不是瞎说的,到了崇祯朝时,辽东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干的好没什么,干不好轻则丢官,重则丢命,还真没人愿意接这活。

车轮碾过碎石,扬起的尘土渐渐模糊了山海关的城楼。

月光下毛承克回想起孙承宗方才的话还在耳边:“火器、屯田、水师,缺一不可。但最紧要的,是人心。”

他望向父亲斑白的鬓角,忽然明白,孙承宗所谓的 “人心”,不仅是将士用命,更是像孙承宗这样的老臣,愿意把后背交给他们这些晚辈的信任。

而这份信任,终将化作火星,点燃辽东的荒野,让鞑子滚回他们的深山老林!

马车在崎岖的土路上颠簸前行,毛承克借着月光翻开《火攻挈要》,指尖划过 “铳管冷锻法” 的图示,忽然听见毛文龙的叹息:

“当年熊督师在辽东屯田,曾说‘养兵十万,不费朝廷一粒米’,如今咱们也算接过他的担子了。”

毛承克抬头,看见父亲眼中映着窗外的星子,忽然想起小时候在皮岛,毛文龙常指着星空给他讲熊廷弼的故事。

毛文龙对熊督师还是有些感情的。

他合上书卷,从怀中掏出块燧石:“爹,等燧发枪造出来,咱们的火枪手能在三百步外击穿后金的棉甲。到那时,您的水师只管封锁海口,看鞑子还怎么兴风作浪?等平完辽,咱们也算完成熊督师的遗愿了。”

毛文龙点点头,收起情绪接过燧石摩挲着,忽然问道:“你真觉得孙阁老能镇住朝堂?”

“至少他肯给咱们粮饷、火器,还默许屯田。” 毛承克握紧拳头,“比起那些只会弹劾的文官,强过百倍。”

轻“嗯!”了一声,毛文龙不再言语闭眼休息起来。

行至连山关时,车队突然停住。

前方传来马蹄声,十余骑黑影迅速逼近。

毛承克按剑护住马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