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战局胶着之时,毛承克突然发现蒙古炮兵的射击出现了片刻停顿 —— 原来是炮手们在更换炸膛的火炮。
后金造的火炮终究还不是这么靠谱,可靠性上不要说和东江军的火炮比,就是和普通明军的比起来也差上不少。
是以,他们的大炮每打几炮后便必须降温,不然很容易就炸膛,这一点在金州大战时便多有体现。
他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战机,高举令旗:“全体上刺刀!” 东江军士兵迅速将燧发枪装上刺刀,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如钢铁洪流般冲向敌阵。
不能让蒙古人的火炮重新开火,不然被动的始终是他们,于是毛承克不得不下达了肉搏的命令。
燧发枪上刺刀只有在战局真到了生死关头才会用。
但凡有一丝远程解决敌人的可能,毛承克都不会出此下策。
科尔沁的骑兵被这不要命的打法惊呆了。
他们从未见过用火枪的军队会主动发起白刃冲锋。
东江军的三段击与刺刀突击完美衔接,前排射击、中排装填、后排冲锋,瞬间将蒙古人的阵线撕得粉碎。
当东江军的刺刀逼近炮兵阵地时,后金炮手们惊恐地发现,他们的火炮根本来不及装填。
贺虎臣看得热血沸腾,他再也按捺不住,挥舞着大刀带着残存的家丁加入战团。
“宁夏的汉子们,随我杀敌!” 老将军的吼声感染了周围的明军,那些原本畏缩的士兵们也鼓起勇气,呐喊着冲向敌军。
战场上,东江军的表现彻底震撼了所有人。
他们不仅展现出了强大的火力,更有着令人胆寒的近战能力。
毛承克身先士卒,燧发枪与佩刀交替使用,所到之处无人能挡。
蒙古人终于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是以往那些不堪一击的明军,而是一支真正的强军。
当夕阳染红贺兰山时,蒙古军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全线溃退。
东江军乘胜追击,虎蹲炮的轰鸣声为逃跑的敌军送行。
贺虎臣望着毛承克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敬畏、羡慕,还有一丝庆幸。
庆幸这支强军此刻站在大明这一边,更庆幸自己能亲眼见证这支传奇之师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