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浮生重启录 > 第9章 羽扇霜冷

第9章 羽扇霜冷

建兴三年夏。`l^u_o¢q`i\u.f_e?n¢g~.¢c^o¢m′

丞相府的梧桐叶落了满地,诸葛亮的羽扇却还停在《禹贡》的“梁州”篇。

我望着舆图上用朱砂圈住的南中七郡,忽然想起前世他南征时,我连军粮数目都不能过问的场景——如今虽能共议国是,案头却多了份《出师表》草稿,“亲贤臣远小人”六字下,三颗朱砂点比前世更深。

“陛下以为,南中当剿还是当抚?”

诸葛亮的声音像蜀锦般平滑,却藏着冰碴。

我摸着法正的遗策,上面在“七擒孟获”处画了个问号——前世他用仁义收服孟获,却耗空了益州钱粮,此刻我却看见,他袖中藏着的《韩非子·难一》,在“舜服三苗”处批着:“非德服,乃力服。”

“相父已有定论,何必问孤?”

我轻笑,指尖划过舆图上的“泸水”,“当年法参军说‘攻心为上’,相父却在治兵篇写‘以战代抚’。”

诸葛亮的羽扇顿在半空,眼中闪过惊讶——他定是没想到,我会翻看他的治兵手札。

“陛下果然长进了。”

他放下羽扇,露出掌心的老茧,比前世建兴三年更厚,“南中诸郡,夷汉杂居,若不用强,何以立威?”

他指向“越巂郡”,“高定元的叛军已杀了三任太守,此等贼寇,岂能用仁义感化?”

我望着他眼中的锐意,忽然想起五丈原那夜,他强撑病体部署退兵的模样。*l_a~n!l^a?n,g?u*o`j′i^.?c~o-m+

“相父可知,”我取出巧儿从织锦坊得来的密报,“益州百姓说,‘丞相南征,男当战,女当运’,怨言已起。”

诸葛亮的眉峰深了深,羽扇在舆图上划出弧线:“若不除此心腹之患,北伐无以为继。”

殿外传来张飞的骂声:“龟儿子!白毦兵的藤甲怎的还没晒干?”

我望着这位刚从阆中赶来的车骑将军,铠甲上还沾着蜀道的泥尘,忽然想起建安二十七年在阆中救下他的场景——如今他虽未被刺杀,却因急于为关羽报仇,在议政堂多次与诸葛亮争执。

“翼德将军稍安勿躁,”诸葛亮递上藤甲图纸,“此甲以生漆浸藤,需百日方成,急不得。”

张飞的豹眼瞪得滚圆,却在看见我点头时,重重哼了声,甩着蛇矛退下。

我知道,他这是在给我面子,却也明白,这君臣三人之间的平衡,比蜀道还要难走。

深夜,我独自来到丞相府的兵器库,看见姜维新铸的虎头湛金枪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这个来自天水的降将,此刻正在演武场教羽林军枪法,声音里带着陇右的苍凉。

“陛下,”黄皓捧着暖炉跟来,“巧儿说,皇后娘娘害喜了。”

我怔住。

张氏有孕,意味着蜀汉有了储君,却也意味着,她的处境将更危险——前世她的长子璿,在钟会之乱中被斩,血染红了成都宫墙。

玉珏在袖中发凉,我忽然想起建兴五年《出师表》里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刻却觉得,这金銮殿上,最危险的“小人”,从来不是黄皓,而是命运。(新#a(完.本,′\神?÷a站μ ^¤+免ˉ费^??阅?读·

“备车,去椒房殿。”

我披上绣着“山河一统”纹的披风,忽然觉得这纹样太过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

张氏正在月下绣襁褓,绣绷上的小虎栩栩如生,却在看见我时慌忙收起——她知道,我不喜过多的祥瑞纹样。

“殿下可是为南征的事烦心?”

她摸着小腹,眼中有担忧,“父亲说,丞相此次南征,带了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我冷笑,“实则不过五万,且多为郡县兵。”

张氏的手顿在绣绷上,显然没想到,我对军力部署如此清楚。

更漏声在殿角响起。

我望着她眉间的花钿,忽然想起前世她在洛阳城,每日替我缝补蜀锦时的模样——那时她已失去两个孩子,眼中再无光彩。

“若生个男孩,”我握住她的手,“便叫璿吧,美玉无瑕的璿。”

张氏的眼中泛起泪光,重重点头,绣针在月光下划出银弧,像极了诸葛亮羽扇的轨迹。

归宫的路上,我看见丞相府的灯火还在亮着,诸葛亮的影子在窗纸上晃动,像极了在推演八阵图。

玉珏突然发烫,我想起法正临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