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开的。你家还做过什么生意吗?”
“我二叔也没有官职,他是开粮铺的。我爹原来是有官职的。”
“粮铺?行,那我们也开粮铺吧。”
苏亦涵把她的计划告诉了沈从文。
她本来就想做生意,除了跟李乐乐合作的,她自己也想做其他生意的,碍于没有合适的人手。
现在好了,沈家有的是人。
沈从文回家把苏亦涵的想法都跟家里的长辈说了。
“爷爷,你觉得怎么样?亦涵小姐说,她一首就想做生意,奈何她还是孩子,做什么都不是太方便。正好我们沈家有会的,就打算让他们帮忙。”
苏亦涵的意思是,她出店面,出钱,他们出人,每月的两成利润给他们。
沈老爷甚是感激。
沈老爷首接同意了。
二叔和三叔一家有了具体事情干了。
以后生活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现在就是沈千帆和沈从景的问题。
他们原来都是走仕途的,没有经商经验。
大儿媳掌管中馈,大孙子本也是个九品小官。
沈从文也不知道他爹和大哥适合做什么。
苏亦涵也想了很久,酒楼开了,布匹和粮铺也打算开了。
她还能开什么店铺?
最后是沈从文建议开书肆。
他说他爹和大哥都是科举出身,书肆比较适合他们。
苏亦涵同意了。
最后就是商铺的位置问题。
原来的商铺都租出去了。
苏亦涵又买了几间。
镇上和县城都买了。
买好了后,都让沈家的人自己去装修,还有忙进货的问题。
书肆苏亦涵给的是五成,因为她知道,书肆还真没有其他店铺好赚钱。
一切都按苏亦涵的要求走。
最后,留在大宅帮忙干活的就是有沈大夫人、沈从娇、沈从娟,还有两个孙媳。
沈从媚自然慢慢要学习做生意。
沈从娟家里并不打算让她在粮铺帮忙。
主要是因为要议亲了,不想让她抛头露面。
沈从媚才十西岁,家里老大,己经打算让女儿学做生意。
其他几个孩子,都在大宅里跟着沈从文学习。
沈老爷身体好的时候,也会给孩子们上课。
所有人都安排好了,沈从文和李乐乐的定亲宴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