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现代军医穿越东汉救世 > 第40章 红河热土.龙吟南疆

第40章 红河热土.龙吟南疆

露天铁矿所在地。

“加炭!鼓风!快!”徐庶的声音在炉火映照下更显冷硬。他亲自站在炉前,指挥着这关系重大的“灌钢法”锻造。炽热的铁水从炉中奔流而出,注入特制的泥范。更关键的是,当铁水将凝未凝之时,工匠们将熔化的生铁水如同淋雨般,均匀地浇淋在熟铁胚件之上!

“嗤啦——!”一阵剧烈的白气升腾!生铁水中的碳快速渗入熟铁,剧烈的反应在胚件内部发生。待冷却后,工匠用铁钳夹起初步成型的胚件,抡起大锤奋力锻打。火星四溅中,那胚件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反复折叠锻打而不易碎裂,其刃口在粗砺的磨石上打磨后,竟隐隐透出青灰色的、令人心悸的寒芒!

“成了!徐先生!这……这钢口!”负责锻造的老匠师捧着那件还散发着余热的环首刀胚,激动得双手颤抖。其硬度、韧性,远非过去交州土法锻造的铁器可比!

徐庶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眼神却更加深邃。环首刀胚的寒光映在他眼中,冰冷而锐利。他知道,这些用新法锻造出的农具将大大加速九真的开荒,而同样工艺打造的兵器胚件,则被秘密存放起来,成为未来安南都护府立足的底气。盐与铁,国之命脉,正悄然在这南疆瘴疠之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

金秋,九真郡,红河三角洲。

曾经荒芜死寂的千里红土,彻底变了模样!一望无际的金色稻浪在秋风中翻滚,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禾秆,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稻谷清香。巨大的筒车依旧在河畔不知疲倦地转动,将清澈的河水源源不断送入四通八达的沟渠,滋润着这片新生的沃土。新修的道路两旁,由屯田保甲户共同出力建造的整齐村落星罗棋布,虽然依旧是竹木茅屋,却坚固宽敞了许多,屋顶晾晒着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村口开阔处,由保内青壮组成的乡勇队,在赵云派来的老兵指导下,手持新打造的、闪着青灰色光泽的长矛,喊着整齐的号子进行操练,动作虽显生疏,却充满了力量感。

蒋毅、刘备、戏志才等人站在高坡上,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戏志才坐在轮椅上,裹着薄毯,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却好了许多,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望着田野中忙碌收割的身影,望着那些在新建的、刷着石灰的“避瘴所”外排队领取防疫汤药的百姓(汤药方子正是华佗在医塾传授的),望着村落里追逐嬉戏、脸上有了红润之色的孩童,缓缓道:“屯田保甲,聚民力而抗天灾;筒车引灌,化蛮荒为粮仓;盐铁之利,实仓廪而强筋骨;医教并举,正人心而固根本……元叹,玄德,此四者,已成循环相生之势。民心所向,根基已成!”

刘备用力点头,眼中感慨万千:“初至此地,满目疮痍,流民如蚁,瘴疠如虎。不过一载,竟有如此新天新地!元叹之策,志才之法,华翁之仁,徐庶之能,子龙之勇,文姬之教……缺一不可!此乃众人同心,其利断金!”

蒋毅深深吸了一口气,风中饱含着新稻的芬芳和泥土的微腥。臂上的旧伤在秋风中似乎也舒缓了许多。他极目远眺,视线越过翻滚的金色稻浪,越过星罗棋布的安宁村落,仿佛看到了日南郡海滩上雪白的盐田,看到了深山炉火映照下锻造的刀锋寒光,更看到了**九真郡这片热土上,“惠民医塾”里华佗忙碌的身影,“昭文阁”中蔡邕父女诲人不倦的灯火,以及那些在田埂间奔跑、口中可能还念着“沸而饮”的孩童**。

这片曾被中原视为畏途的蛮荒瘴疠之地,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融合了智慧、汗水、仁心、教化与铁血的方式,焕发出磅礴的生机。它不再仅仅是避祸的退路,而是承载着希望与道义的新生之地。脚下的红土地坚实而灼热,如同胸膛中那颗从未冷却的赤心。

“道阻且长,”蒋毅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在丰收的风中传开,“然吾道不孤。此心所安,此志所向,便是吾乡!”

稻浪如海,翻涌向南,仿佛在应和着这片土地上响起的、深沉而充满希望的龙吟。

喜欢现代军医穿越东汉救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