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现代军医穿越东汉救世 > 第43章 红河纳贤.凤鸣定策

第43章 红河纳贤.凤鸣定策

!“轰隆!!!”一声震天巨响!千斤石锤狠狠砸在礁石旁的旧舰船体上!那坚硬的船板如同朽木般瞬间崩碎解体,巨大的木块混合着水花冲天而起!张辽瞳孔骤缩,饶是他身经百战,也被这纯粹的机械伟力所震撼,失声惊呼:“水战……竟可如此?!”

* **高顺** 则统辖整编后的 **“陷阵卫”** ,专司剿抚山越,守护新垦之地。起初,他带着旧部,以陷阵营特有的冷酷高效,接连扫平了几个负隅顽抗的山越寨子,杀伐果决。然而,在一次追击溃匪、深入山林时,他亲眼目睹了一幕:都护府派出的吏员,正指挥着刚刚归附的山越部族,在刚被平定的寨子废墟旁,丈量土地,分发占城稻种和崭新的铁制农具(由徐庶的日南工坊提供)。那些不久前还满脸戾气的山越汉子,此刻正笨拙而认真地跟着汉人老农学习耕作,他们的妻子抱着孩子,眼中不再是恐惧和仇恨,而是小心翼翼的期盼和一丝新生的光亮。一个山越孩童好奇地跑到高顺的马前,递给他一个刚烤熟、散发着香气的芋头……高顺握着那温热的芋头,看着眼前这匪夷所思却又无比真实的“归化”景象,再回想起信中所言“护生民于水火”,他那如同钢铁般冷硬的面容上,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在眼中升起。他缓缓下马,将芋头轻轻放回孩童手中,对着负责分田的吏员,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此地……多瘴疠,分发药汤之事,不可懈怠。” 这一刻,陷阵营的将军,终于找到了比“陷阵”更值得守护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都护府议事堂。窗外是连绵起伏、仿佛铺到天边的金色稻浪,那是占城稻丰收后留下的壮丽痕迹。蒋毅、刘备、戏志才、陈宫、徐庶、甘宁、张辽、黄忠、高顺等人齐聚。庞统矮小的身影在巨大的交州舆图前踱步,他指着那无边的“金色海洋”,疏狂之气溢于言表:

“一年三熟,占城神稻!活民百万,功在千秋!然——”他话锋陡然一转,如同出鞘利剑,“稻浪之下,暗藏礁石!交州根基,尚有两大患!”

众人精神一振,目光聚焦于他。

“其一,缺铁!”庞统的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农具、兵甲、筒车构件,处处需铁!仅靠日南郡那点矿藏和徐元直呕心沥血炼出的灌钢,杯水车薪!巧妇难为无铁之炊!”

“其二,盐利招祸!”他的手指又划向北部湾标注的盐田,“海盐暴利,足以养十万雄兵!中原世家、江东孙氏、乃至荆襄刘表,谁不眼红?若无雷霆手段,今日之金库,明日之祸源!”

他环视众人,眼中闪烁着洞悉利害的锐光:“故,统有三策,可解此困,更可奠定我交南百年根基!”

1. **“以盐易铁,暗度陈仓!”** 庞统指向舆图西北的汉中,“张鲁割据汉中,拥褒斜道铁矿之利,然其地缺盐,盐价贵如金!我交州海盐,取之不尽!可遣心腹密使,穿越荆州刘表地盘(贿赂其边境守将),直抵汉中。以我之海盐,易张鲁之精铁!此乃各取所需,暗结盟好。刘表自顾不暇,孙权鞭长莫及,此策可行!且张鲁‘五斗米道’治民,与我等活民之志,或有暗合之处!”

2. **“稻种外交,以劣驱良!”** 庞统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冷笑,手指点向江东和荆州,“占城稻乃我根基,绝不可外流!然,可精选一批徒具其形、实则茎秆细弱、极易倒伏之‘劣种’,稍加处理,使其看似饱满。以此‘劣种’为礼,‘慷慨’赠予孙权和刘表!彼等得此‘祥瑞’,必如获至宝,广布种植!待其倒伏绝收,空耗钱粮民力之际,我交州真稻早已根深蒂固!届时,彼等为挽回损失,或为求良种,必愿以铜矿、战马等紧缺之物来换!此乃‘驱虎吞狼’,损敌而肥己!”

3. **“技术壁垒,铁腕护基!”** 庞统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森然杀气,“灌钢之法,拍竿之巧,筒车之精,乃我安南立命之本!当设 **‘匠作司’** ,由黄汉升将军亲自督造!选址须隐秘,守卫须森严!所有核心匠人,赐予上好田宅,荫及子孙,使其世代为我所用!然——”他目光如冰,扫过全场,“若有泄密者,无论何人,无论缘由,诛其满门!祸连三族!以最酷烈之刑,立最森严之壁!唯有铁血,方可保此根基不失!”

三条计策,一条比一条奇诡,一条比一条狠辣!尤其是第二条的“稻种外交”和第三条的“诛族酷刑”,听得陈宫眉头微蹙,张辽、高顺面露凛然,甘宁则兴奋地舔了舔嘴唇。

堂内一片寂静。唯有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