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差纳粮,这让他们难以接受。然而,秦御的态度坚决,他站在朝堂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众臣:“诸位爱卿,如今国库空虚,百姓困苦,若不推行新政,何以解民于倒悬?朕知道这新政会触动你们的利益,但为了天下百姓,朕别无选择!”
太后在后宫得知此事,心中焦虑不已。她原本就对秦御的许多决策不满,如今新政更是让她觉得秦御是在针对她。
她坐在凤椅上,手指紧紧地握着扶手,眼神中满是忧虑:“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固执呢?
难道他不知道这新政会让他失去人心吗?”她身边的宫女们也是一脸担忧,纷纷劝说太后想办法阻止秦御。
然而,新政推行在即,许多官员为了防止财产被清算,纷纷倒向了秦御。他们开始疏远太后,这让太后的心中更加焦虑。她知道,如果不能阻止新政,她的势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就在太后愁眉不展之时,宇文逊走了进来。他是朝堂上的老臣,素来以刚正不阿着称。他看着太后,沉声说道:“太后,这新政不光损害朝廷官员的利益,更损害全天下读书人的利益。如今科考在即,满京城士子云集,只要把考中功名一样要当差纳粮的事情在读书人中略加传播挑唆,就可以让秦御在全天下人面前丢脸。”
太后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说得有道理,但如何才能让这些读书人相信呢?”宇文逊微微一笑:“太后放心,此事就交给我来办。我会让那些读书人明白,秦御的新政是多么的不合理。”
花如月在冷宫里过得倒也自在。她每天和牛德一吟诗作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牛德一为了感谢颜一一的诗词,更是精心准备了许多美食。花如月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心中却想着秦御。她知道秦御在推行新政,知道他面临着多大的压力。她轻声吟道:“秦郎,你可知我在冷宫里,为你写诗,为你祈祷。”
秦御在御书房里,看着奏折,心中却想着花如月。他不知道花如月在冷宫里到底过得怎么样,不知道她是否真的在欲擒故纵。他看着窗外的夜空,心中满是纠结:“花如月,你到底在想什么?”
李智多站在秦御身后,看着秦御那忧愁的面容,心中暗叹:“陛下啊陛下,您这是何苦呢?容娘娘分明是喜欢您的,只是她有自己的骄傲,不愿意轻易表露罢了。”
朝堂上的风波愈演愈烈,秦御的新政面临着巨大的阻力。而冷宫里的花如月,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秦御。她不知道,她的诗词,她的笑容,早已在秦御的心中生根发芽。
宇文逊的计划很快就开始实施了。他暗中联络了许多读书人,将新政的“不合理”之处夸大其词地传播出去。一时间,京城的士子们议论纷纷,纷纷指责秦御的决策。他们聚集在街头巷尾,高声讨论着新政对他们未来的影响。
宇文逊看着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秦御,你这新政,注定是要失败的。”他暗中操纵着局势,让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加入到反对的行列中。
秦御得知此事后,心中大怒。他站在朝堂上,看着众臣,大声说道:“诸位爱卿,这新政是为了天下百姓,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那些读书人,他们读圣贤书,难道就是为了反对朝廷吗?朕不信!”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让许多官员都低下了头。
然而,宇文逊却不为所动。他冷笑一声,站了出来:“陛下,读书人都是有骨气的。他们不愿意被朝廷束缚,不愿意为了功名而失去自由。陛下,您这是在逼他们走上绝路啊!”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许多官员纷纷点头。
秦御心中明白,宇文逊的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道出了读书人的心声。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诸位爱卿,朕知道读书人的心思。但如今国库空虚,百姓困苦,若不推行新政,我们拿什么来救济百姓?朕可以承诺,新政推行后,我们会尽量减轻读书人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但在此之前,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朕的苦衷。”
朝堂上的气氛一时陷入了僵局。秦御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他必须更加谨慎地应对。
花如月在冷宫里待了许久,终于觉得有些无聊了。她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想着:“秦御,我该出去看看你了。”她走到门口,正巧看到老赵巡逻过来。她轻声说道:“老赵,我想出去走走。”
老赵看着花如月,心中有些犹豫。他知道秦御曾说过等花如月自己想出来时再放她出来,但他也知道花如月在冷宫里待得并不开心。他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容娘娘,您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