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同志,不是我说你,小病小灾被你搞得好像我就要不行了一样,老毛病而已,休息两三天就可以了,你非得送我去总部医院。_k?a.n?s_h`u,p¨u\.*c~o·m¨”
“现如今,华国豹项目即将走上正轨,同志们全都回来了,我一个人留在京城养病,这才叫没罪找罪受。”
来人年逾半百,身形单薄,穿着一套洗得发白旧军装,上身仅有一只手臂。
华国坦克领域的泰山北斗,军工行业的多面手。
华国豹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祝工。
“祝工,您……唉。”
清楚祝工是个什么脾气,陈龙无奈叹气,搀扶着祝工走向华国豹坦克样车。
“马工,是您透露的消息吧?”
“你说啥?人上了年纪,耳朵也不好使了。”
面对陈龙的质问,马工表情夸张地竖着耳朵,示意陈龙大点声。
“你们两位不愧是老战友,吃我吃得死死的。”
陈龙苦笑道:“祝工,想让我不送您回医院也行,不过咱们要约法三章。”
“只要咱们的豹子能够彻底完工,别说是三章,就算是三百章也行啊。”
祝工满口答应。
“第一,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八个小时,第二,定期去医务室接受检查,第三,准时准点吃饭,一顿不吃,我就给总部医院打电话,让他们派人接您回去。”
陈龙竖起三个手指。?l^u\o¨l.a\b+o*o+k′.¨c!o^m?
“行。”
祝工一脸不情愿。
两旁的项目参与者,忍俊不禁想要偷笑。
一物降一物。
恐怕只有陈龙这样的技术天才。
才能说服祝工准时下班,按时吃饭。
和陈龙一样。
凡是参与该项目的技术人员和专家。
无一不对祝工的工作作风,奋斗精神感到钦佩。
诸多头衔中。
最让人动容的当数祝工,华国第一代军工人的身份。
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
祝工就地取材,研发出大量具有使用价值的军事装备。
打得鬼子哇哇叫。
让敌人防不胜防的土化学雷,便是出自祝工之手。
“笑什么笑,现在是工作时间,咱们的豹子当了这么年的病豹子,如今马上就能痊愈了,全都打起精神,准备开始工作。”
祝工不轻不重的几句话,引得众人齐齐看向坦克样车。
“陈龙同志,现在先从坦克的心脏,发动机说起。”
祝工单臂指向面前的华国豹样车,说道:“几年前,我们引进了西汉斯的民用发动机,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大约两千公里的发动机测试。”
“总体来说,性能比起第一代坦克好了不少,不过始终无法吃够原版军用坦克发动机的技术。.5?d/s,c*w¢.?c?o′m?”
“不能量产,它就永远只是一头病豹子,你这边多久能够拿出符合标准的坦克发动机图纸。”
陈龙想了想,说道:“大概三到四天左右,祝工,容我说一句题外话,拿出原版图纸不难,难的是油料品质。”
“还有扭矩,零部件位置顺序,乃至是安装时的温度,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相当于是重打锣鼓另开张。”
众人纷纷点头,话说得有些刺耳。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发动机是坦克的心脏。
也是整个项目里最大的一块硬骨头。
“祝工,不如这样吧,我现在回去整理数据图纸,明天中午咱们开个技术研讨会,我将写好的部分图纸拿到会上,同志们一边讨论图纸,一边提出改进方案,你看怎么样?”
担心祝工的身体,陈龙委婉提出明天再正式开工。
留给他一天的时间,准备会议用的图纸。
“明天中午十一点,咱们召开技术研讨会。”
祝工点头说道。
随即,陈龙返回装甲二所给自己准备的宿舍绘图。
留下马工陪着老搭档祝工。
以华国目前的工业链和原材料能力,步子迈得的太大有害无益。
回到房间,陈龙准备好绘图工具。
先行对华国豹坦克的发动机进行改造。
时间一晃来到了次日中午。
二所会议室座无虚席。
项目组成员悉数到场。
马工和祝工一左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