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里揣着沉甸甸的八十文铜钱,沈青云只觉得脚下生风,连走路都轻快了几分。,j+c\h.h-h′h?..c¨o,m*
这可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凭自己本事赚到的第一笔“巨款”!意义非凡!
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在镇上逛了逛。
青阳县城虽然比不上前世那些大都市繁华,但也算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卖米面粮油的,有卖布匹绸缎的,还有卖各种日用杂货的。小摊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说笑声、马车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浓浓的市井气息。
沈青云看得眼花缭乱,但也没敢多耽搁。他心里惦记着家里的母亲和弟妹,还有自己接下来的学习计划。
他先去了米铺。
“老板,给我称十斤糙米,再来五斤白面。”沈青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老成一些。
米铺老板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见是个半大孩子来买米面,有些惊讶,但也没多问,麻利地称好了米面,用油纸包好。
“一共是……三十五文钱。”老板拨拉着算盘说道。
沈青云爽快地付了钱。虽然有些肉疼,但一想到家里人能吃上几天饱饭,尤其是怀孕的母亲能改善一下伙食,他就觉得值了。
接着,他又去了肉铺。
“老板,给我切半斤五花肉。”
这个时代的肉价可不便宜,半斤五花肉,就花了他十五文钱。沈青云看着那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仿佛己经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有了米面和肉,接下来就是他自己的“装备”了。
他来到一家卖文房西宝的铺子。!1+3¨y?u?e*d*u_.`c+o¢m!铺子不大,但里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小哥儿,想买点什么啊?”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先生从柜台后抬起头,和颜悦色地问道。
“老先生,我想买些纸和一支毛笔,再来一块墨锭。”沈青云恭敬地说道。
“好嘞。”老先生引着他来到货架前,“我们这儿的纸啊,有上好的宣纸,也有普通的毛边纸。毛笔呢,有狼毫的、羊毫的、兼毫的,各种都有。墨锭也有松烟墨、油烟墨,小哥儿你看看想要哪种?”
沈青云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文具,心里有些犯难。好东西自然是好,但价格也贵得吓人。他现在手头紧,只能先挑些便宜实用的。
“老先生,我刚开始学写字,就给我来些最便宜的毛边纸吧。毛笔……也来支最普通的就行,能写字就成。墨锭……也一样。”沈青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老先生闻言,打量了他一眼,见他虽然衣着朴素,但眼神清亮,举止有礼,不像是一般不学无术的顽童,便笑着说道:“小哥儿不必客气。读书写字,不在乎笔墨好坏,关键是用心。既然如此,老朽就给你挑些经济实惠的。”
说着,他给沈青云拿了一刀最粗糙的毛边纸,一支笔杆有些发黄的羊毫小楷毛笔,还有一块最小的、质地也最普通的松烟墨。
“这些加起来,一共是二十文钱。”老先生说道。
沈青云付了钱,郑重地将这些文具收好。虽然简陋,但这却是他踏上科举之路的第一套“行头”,意义重大。
买完了这些,沈青云怀里还剩下十文钱。他想了想,又去杂货铺买了一小包红糖,准备回去给母亲和弟妹们调剂一下口味。+卡?卡·小+税?网\ /哽_新?蕞\快¨
东西都买齐了,沈青云便不再耽搁,背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往家赶。
回到下溪村,天色己经擦黑。
沈家小院里,林秀娥正焦急地在门口张望着。看到儿子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村口,她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青云,你可算是回来了!娘担心死你了!”林秀娥快步迎了上去,接过儿子手中的东西,嗔怪道。
“娘,我没事。”沈青云笑着说,将大包小包的东西,献宝似的递给母亲,“娘,您看!这是我今天卖草药钱买的东西!”
“青云,你……你真的把那些草药卖出钱了?”沈万才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是啊,爹!”沈青云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镇上回春堂的郎中说了,我采的草药品相好,以后采到了尽管送去!”
“哎哟喂!我的乖孙哟!你可真是我们沈家的福星啊!”沈老太也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了,听到这话,乐得合不拢嘴,拉着沈青云的手就不停地夸。
沈青云又把今天在镇上买的东西从包里一一拿了出来。
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