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三那厮,自从上次在小树林里被沈青云“整治”了一番,又病了一场,元气大伤,消停了好一阵子。^j+y*b/d+s+j\.!c-o′m-可这狗改不了吃屎的性子,眼瞅着沈家办起了“识字班”,在村里博得了好名声,他那颗黑了心的肝又开始泛酸水了。
“他娘的,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兔崽子,也敢在老子面前充大尾巴狼!”吴老三躲在自家那破败的院墙后头,眯着一双三角眼,死死地盯着沈家院子里那些摇头晃脑念书的娃儿们,嘴里不干不净地骂咧着。
他自个儿不学无术,自然也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沈青云这小子,三番五次让他栽跟头,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明着来,他是不敢了。里正赵德茂上次那番警告,他还记忆犹新。可暗地里使绊子,却是他的拿手好戏。
于是乎,下溪村里,又开始飘起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谣言。
“哎,你们听说了没?沈家那小子办识字班,可不是安的什么好心!他是想把咱们村的娃儿都拢到他身边,以后好使唤呢!”一个平日里就爱嚼舌根的婆子,在井边打水的时候,神秘兮兮地跟旁边人嘀咕。
“可不是嘛!小小年纪,心眼就那么多,跟个泥鳅似的滑不留手!长大了还得了?”另一个妇人也跟着帮腔,唾沫星子横飞。
“还有啊,我可是听说了,他教孩子们认的那些字,都是些歪理邪说,是想蛊惑人心呢!说不定啊,是跟外头的什么邪教勾结上了!”这话越传越离谱,越传越吓人。
一些原本就对沈家心存芥蒂,或者头脑简单的村民,听了这些话,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了。·微!趣?小¨税\ ¢罪′新/漳+结?哽~薪,筷·
“是啊,那沈家小子,确实是精明得不像个孩子。”
“他这么费心费力地教孩子们读书,不图名不图利的,到底图个啥呢?”
“万一……万一真像吴老三他们说的,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一时间,下溪村的舆论,又变得有些乌烟瘴气。
一些原本己经把孩子送到沈家识字班的家长,也开始犹豫起来,甚至有两三户人家,干脆就不让孩子再去了。
沈青云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他知道,这背后肯定是吴老三那厮在捣鬼。这种人,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把他彻底踩下去,他就会没完没了地出来恶心人。
“看来,光是让他知道疼还不够,还得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绝望才行。”沈青云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他看着那些因为谣言而开始动摇的村民,心中暗暗冷笑。
“想跟我玩舆论战?你们还嫩了点!”
他没有首接去找吴老三理论,那只会正中对方下怀,反而显得自己心虚。他决定,要用事实说话,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这日,恰逢村里赶集的日子。下溪村虽然不大,但每隔五天,也会在村口那片空地上形成一个小小的集市,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来这里赶集,买卖些日常用品和农副产品。
沈青云瞅准了这个机会。
他提前几天,就让识字班里那些学得比较好的孩子,每人准备一个小节目。¢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有的背诵《三字经》片段,有的认读一些简单的对联,还有的,则是在沈青云的指导下,排练了一个关于“孔融让梨”的小短剧。
赶集日一大早,沈青云便带着识字班的十几个孩子,来到了村口集市最热闹的地方。
他让大哥青柏从家里搬来几张小板凳,又找了块干净的空地,像模像样地搭起了一个小小的“舞台”。
“各位乡亲邻里,叔伯婶娘,都过来看一看,瞧一瞧啊!”沈青云站在一块垫脚的石头上,清了清嗓子,朗声喊道,“今天,我们下溪村识字班的同学们,要给大家伙儿展示一下他们近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也让大家伙儿都瞧瞧,读书识字,到底有没有用!”
他的声音清亮,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赶集村民的注意。
“哟,这不是沈家那小子吗?他这是要干啥?”
“识字班?还展示成果?有点意思!”
“走走走,去看看热闹!”
不一会儿,沈家的小“舞台”前,就围拢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
沈青云也不怯场,他先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识字班的情况,强调了读书识字的重要性,然后便让孩子们轮番上台表演。
第一个上台的,是村东头王二柱家的小石头。小石头今年才七岁,平日里调皮捣蛋,是村里有名的“混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