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府学,虽然也是江南地区颇有名望的官学,但其过于刻板的教学方式和相对保守的学术氛围,似乎并不完全适合他这种有着“后世灵魂”的穿越者。
他更向往的,是那些在江南地区享有盛誉,名师辈出,学风自由,注重培养学子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著名书院。
比如,以治学严谨,藏书丰富著称的“白鹭洲书院”;又比如,以培养经世致用之才为宗旨,鼓励学子关注民生疾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岳麓书院南淮分院”;还有那更注重培养学子交际能力和应变手腕的“应天书院”。
这几所书院,各有特色,各有专长,也各有其不足之处。究竟该如何选择,才能更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沈青云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将自己的这个困惑,分别向周济安先生和钱汝成为钱老太爷请教。
两位恩师也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和志向,给出了各自中肯的分析和建议。
“青云啊,”沈青云回到家中,将两位恩师的分析和自己的思考,都一一详细地告诉了父亲沈万才,然后看着父亲那张略带期盼的脸庞,郑重地说道,“孩儿以为,这几所书院之中,岳麓书院南淮分院,其‘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办学宗旨,以及相对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似乎……更符合孩儿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规划。只是,要想拜入其山长顾炎顾孟章先生的门下,恐怕……还需要一番周折和努力啊。不知……爹爹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