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间位于静心斋的简陋小厢房,几乎快要被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废纸”给堆满了。*5*k?a_n+s¨h¢u~.^c?o^m~
父亲沈万才来看他的时候,看到儿子这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模样,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要数落他几句。
“青云啊,我说你这孩子,放着好好的圣贤书不读,整天捣鼓这些没用的破布烂竹做什么?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吗?能考取功名吗?”沈万才看着儿子那满是污渍的小手和沾满了纸浆的衣裳,有些心疼地说道。
沈青云却只是神秘一笑,并不多做解释。他知道,有些事情,在没有取得成功之前,说得再多,也是徒劳无益的。
“爹,”他抬起那张虽然有些疲惫,却依旧闪烁着自信光芒的小脸,看着父亲,一字一句地说道,“您就等着瞧好吧!孩儿向您保证,这些‘破布烂竹’,将来……一定能变成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也一定能……为咱们沈家,开创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第八十七章:经济来源新途径**
沈青云那番掷地有声,充满了自信和……一丝神秘色彩的“豪言壮语”,让沈万才听得是一头雾水,将信将疑。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这个平日里看着聪明绝顶,事事都能料敌先机的儿子,怎么就偏偏对这些“破布烂竹”如此的痴迷和执着。
难道……这小子,真的是读书读傻了?还是……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惊天图谋?
沈万才想不明白,也懒得再去多想。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从小就主意正,认准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也只能由着他去“折腾”了。只盼着,他可千万别因为这些“不务正业”的玩意儿,而耽误了真正要紧的学业和……那前程似锦的科举之路啊。1\3·1?t`x~t?.^c+o!m¢
沈青云自然不知道父亲心中这些复杂的念头和隐隐的担忧。他依旧是每日里除了温习功课,参与书院的各种学术活动之外,便将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那看似枯燥乏味,实则充满了挑战和……无限可能的“造纸大业”之中。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炼金术士,在那间简陋狭小,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的静心斋里,日复一日,夜以继日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和……一次又一次令人沮丧的失败。
他试过用不同的植物纤维进行混合,试过调整各种材料的配比比例,试过改变蒸煮浸泡的时间和温度,试过改进抄纸和晾晒的工艺……
每一次失败,他都会仔仔细细地记录下原因和过程,然后认真地分析总结,再进行下一次更大胆,也更具针对性的尝试。
林墨轩和钱少游,也时常会好奇地凑过来看他“瞎折腾”。
林墨轩虽然也不太明白沈青云到底想做什么,但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小友,绝非是那种无的放矢,信口开河之人。他既然如此的投入和执着,想必……也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和图谋的。所以,他大多时候,都只是默默地在一旁看着,偶尔也会帮着沈青云打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比如舂捣那些废弃的布头,或者搬运那些沉重的竹料等等。
而钱少游,则更多的是抱着一种看热闹和……一丝丝幸灾乐祸的复杂心态。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在学问上让他都自愧不如的“小怪物”,怎么就偏偏对这些“下九流”的工匠之事如此的感兴趣。难道……他真的以为,凭着这些破烂玩意儿,就能捣鼓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名堂来不成?
“我说沈青云,”钱少游有时会忍不住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道,“你放着好好的圣贤书不读,整日里跟这些臭烘烘的烂布头,湿漉漉的臭竹子打交道,也不嫌脏,不嫌累啊?依我看啊,你还不如多花点心思,琢磨琢磨下个月月旦评的题目,或者……多写几篇惊世骇俗的策论,去博取山长和先生们的欢心,那才是正经营生呢!”
对于钱少游的这些冷嘲热讽,沈青云大多是一笑置之,并不放在心上。?w_e*n_x^u-e,b~o·o?k′.,c.o¢m¢他知道,夏虫不可语冰。有些事情,在没有取得成功之前,是很难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认同的。
他依旧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无旁骛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和尝试。
终于,在一个细雨濛濛的初夏午后,当沈青云再次小心翼翼地从那张简陋的竹帘之上,揭下一张刚刚晾干的,略显粗糙,却也还算平整均匀的“新纸”之时,他那双因为长期熬夜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里,瞬间便迸发出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如同星辰般璀璨夺目的狂喜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