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龙卧虎之地,自然也还潜藏着一些其他的,不容小觑的“竞争者”。
他们或许不像陆文昭那般家世显赫,才华外露,但却同样拥有着扎实的学问功底,以及……一颗渴望功名,不甘平庸的雄心。
比如,那个与沈青云一同从青阳县学考入岳麓书院,为人沉稳踏实,勤奋刻苦的林墨轩。他虽然出身寒门,不善言辞,但在经义的理解和文章的撰写方面,却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过人之处。他视沈青云为良师益友,也……暗暗地将沈青云视为自己追赶和学习的目标。
还有那个同样出身南淮府本地望族,平日里看着有些玩世不恭,甚至有些吊儿郎当的钱少游。他虽然在学问的精深程度上,或许还比不上沈青云和陆文昭,但他见多识广,消息灵通,思维也异常的敏捷和……跳脱。他常常能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之中,发现别人忽略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他与沈青云之间,虽然也立下了“君子之约”,但更多的时候,却像是一对喜欢互相抬杠,又互相欣赏的“损友”。
除此之外,书院之中,自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来自江南各地的,同样才华横溢,志存高远的少年英才。他们或许在名气上,还不如沈青云和陆文昭那般响亮,但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者在某些不为人知的方面,却也各自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秘密武器。
这些形形色色,各具特色的“同窗”和“竞争者”的存在,让沈青云在岳麓书院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也……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他知道,自己要想在未来的科举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就必须在与这些同样优秀的同龄人的切磋和竞争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自己!
“陆兄,钱兄,墨轩兄,”沈青云看着眼前这几位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注定要与自己产生诸多交集,甚至可能会成为一生之敌,或者一生之友的少年郎,脸上露出了一个真诚而又带着几分期待的笑容,朗声说道,“学问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幸与诸君同窗于此,实乃青云之幸也。日后,还望诸君不吝赐教,你我当互相砥砺,共同精进,方不负这大好年华,也不负……我等胸中所怀之青云之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