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的竞争。
他们或为一个经义的疑难而争得面红耳赤,或为一个策论的观点而引经据典,或为一首诗词的意境而击节赞叹……
这种自由开放,互相砥砺的学术氛围,让三人的学问和见识,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和……长足的进步。
当然,平静的湖面之下,也并非没有暗流。
那位曾经在县学文会上与沈青云结下梁子的李慕白,虽然因为其父的缘故,也侥幸进入了岳麓书院,但他对沈青云的嫉妒和怨恨,却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减退,反而……因为沈青云在府城日益隆盛的声望和那份来自知府大人与学政大人的特殊青睐,而变得更加的强烈和……扭曲。
他时常会伙同一些同样对沈青云心怀不满,或者与他有着利益纠葛的富家子弟,在暗中散播一些不利于沈青云的谣言,或者在一些公开的场合,故意挑衅和刁难,试图让沈青云难堪出糗,败坏他的名声。
对此,沈青云大多时候,都只是淡然一笑,并不与他们一般见识。他知道,对付这种跳梁小丑,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那无可匹敌的实力,将他们彻底碾压,让他们……连仰望的资格都没有!
时间,就在这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和……时而泛起些许波澜的平静之中,一天天地飞快流逝。
转眼,便己是盛夏之末,秋闱乡试的日子,也己是屈指可数,近在眼前了。
整个南淮府城,都仿佛被一种无形却又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所笼罩。
那些早己通过了院试,获得了“秀才”功名,并且有资格参加此次乡试的青年才俊们,也都早己从西面八方,汇聚到了府城,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这场更为重要,也更为关键的“龙门之跃”中,再次放手一搏,力争上游,为自己,也为家族,博取一个更为辉煌灿烂的锦绣前程!
沈青云的心中,也同样充满了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决定命运的“大考”的期待和……一丝丝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兴奋和些许不安的复杂情绪。
他知道,这将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所面临的最为严峻,也最为重要的一次考验!
成败在此一举!
“乡试……”沈青云站在静心斋那扇简陋的窗前,望着窗外那轮皎洁如玉盘,却又显得有些清冷孤寂的秋月,那双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自信而又坚定的光芒。
“我,沈青云,己经准备好了!”
“爹,娘,奶奶,大哥,大姐,还有……小青涵,”他在心中默默地念着家人的名字,脸上露出了一个温暖而又带着几分少年意气的自信笑容,“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我一定会……带着举人的功名,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