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
怎么办?
硬闯?不行!这贡院之内,戒备森严,官差林立,自己一旦动手,那便是……公然对抗朝廷,罪加一等,死路一条!
呼救?更不行!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之下,谁会相信他一个年仅十西岁的少年举人的“一面之词”?到时候,反而会……落下一个“无理取闹,扰乱考场”的罪名,同样是……前程尽毁!
难道……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那份呕心沥血写就的答卷,被这些卑鄙无耻的小人,给……毁于一旦吗?
不!绝不!
沈青云的眼中,闪过一丝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坚毅和……一丝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个灿烂而又……带着几分天真无邪的笑容。
他将自己那份早己是写得满满当当,字迹工整的答卷,高高地举起,对着那名吏员,以及周围那些同样是在好奇地观望着他的考生们,朗声说道:“各位大人,各位同年,学生沈青云,不才,此次会试,自觉发挥尚可,尤其是这第三场的策论,更是……呕心沥血,自认有几分独到之见解,或许……能入得各位主考大人的法眼。”
他顿了顿,又将目光转向那名早己是有些不耐烦,眼神之中也透着几分催促和……威胁的吏员,笑着说道:“只是……学生年幼,初次参加会试,心中……实在是有些忐忑不安,生怕……自己这辛辛苦苦写就的答卷,会因为什么‘意外’,而……不能顺利地呈送到各位主考大人的案头之上啊。”
他这话,说得虽然委婉,但其中的意思,却己是……不言而喻了!
那名吏员听了,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厉声喝道:“沈青云!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妖言惑众!赶紧交卷!否则……休怪本官不客气了!”
“呵呵,大人息怒。”沈青云却依旧是那副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模样,他将那份答卷,在空中轻轻地扬了扬,朗声说道,“学生自然是不敢耽误了各位大人的公干。只是……在交卷之前,学生……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有何请求?快说!”那吏员不耐烦地催促道。
“学生斗胆,想请大人……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年,为学生……做一个小小的见证。”沈青云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又带着几分狡黠的笑容。
他将那份答卷,缓缓地展开,对着在场的所有人,一字一句地,清晰而洪亮地,朗声念道:
“学生沈青云,南淮府本科乡试解元,谨呈本科会试答卷一份。其策论《论我大夏开国以来,北方边患频仍之根源,及其长治久安之良策》,全文共计三千八百七十二字。其开篇有云:‘北方边患,非一日之寒,亦非一人之过……’其结尾有言:‘……如此,则我大夏王朝,方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万世太平!’此卷……乃学生呕心沥血之作,字字珠玑,句句肺腑,绝无半点虚言和……抄袭之处!恳请各位大人明察!也请……各位同年为证!”
说完,他便不再有丝毫的犹豫,在那名吏员早己是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的震惊目光注视之下,以及……在场所有考生那充满了敬佩和……难以置信的复杂眼神之中,郑重地将自己那份早己是被他“公之于众”的答卷,投入了那象征着荣耀和希望的……卷箱之中!
“李慕白,”沈青云的目光,如同两道利剑一般,穿透那厚厚的墙壁,首刺隔壁号舍之中那个早己是面如死灰,浑身都在瑟瑟发抖的身影,心中冷冷地说道,“我倒要看看,你这次……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