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抗战:从黄崖洞兵工厂开始崛起 > 第99章 够造欧洲标准的坦克了

第99章 够造欧洲标准的坦克了

“欧洲标准的中型坦克?”丁伟怔了怔,表情惊愕道。`j^i`n*j′i*a¢n-g/w?x-c¨.,c`o~m\

“是的。”林壹点头。

“欧洲标准也是世界公认的标准,实际上,日军的中型坦克放到欧洲战场只能勉强算轻型坦克,根本称不上中坦。”

“与之相比,俄国的T-26轻型坦克、英吉利的A13、法兰西的雷诺R35、德国的二号坦克,都远胜日军的九七式中坦。”

“无论是装甲厚度还是坦克炮性能都比日军的九七式好!”

“当然,我不可能把这些钢材都用去造坦克,我们还要生产很多其他东西,也需要用到特种合金钢。”

“懂了!”丁伟点头道,表情颇为凝重。

李云龙忽然发声,“那光有特种合金钢就够造欧洲标准的中型坦克了?不需要其他特殊材料吗?”

“怎么可能....肯定是需要的。”林壹呵呵一笑。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林壹再次走向左侧,并拐入一排铜锭区,伸手掂起一块表面泛金的黄铜锭,“这是黄铜,也是生产坦克的必备材料!坦克炮的套圈、电气线路、换向触点,都需要用到它!黄铜的导电性好,又抗腐蚀,是一种极为优良的工业原料。”

李云龙等人跟在林壹后面走走停停,眼神惊讶,林壹却像在巡视自己的后花园,颇为惬意。*5*k?a_n+s¨h¢u~.^c?o^m~

他又走到角落的稀有金属区,拉开一只沉重的铁箱,露出里面整齐排列的钨钢棒料,“钨钢,也是炮管衬套和穿甲弹芯最理想的材料。”

他又指向几只标签为“石墨”、“石英砂”、“氧化铝”的陶罐,“这是装甲钢热处理过程中的辅助原材,石墨和石英砂能提升炉温稳定性,氧化铝可以做铸模涂层。”

“还有很多,我刚才看了一遍,基本全都备齐了!可以见得,日军也打算在太原兵工厂生产大量的坦克投入战场。”

“这么说,咱们截胡了小鬼子的‘坦克生产计划’?”丁伟哈哈一笑。

林壹笑着点了点头,“大概率,是的。”

此时,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灵煤县的街巷依旧笼罩在一层浅薄的硝烟和尘土中。

破碎的砖瓦在晨风中瑟瑟作响,断壁残垣间,偶尔传来几声零星的枪响,声音遥远、散乱,像是最后几处角落还未肃清的残敌在做垂死挣扎。

总体而言,战斗己近尾声,城内大部区域己由八路军控制。

街道上,战士们分组推进,开始全面打扫战场。破碎的城墙下,一排排倒伏的日军尸体身上残留着斑驳血迹,衣物多被弹片撕裂,军靴上覆着厚厚一层灰。′6?邀~墈,书!枉? ^已¢发?布?罪*薪+漳¢截~

士兵们动作迅速熟练,三人一组负责将完整的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轻机枪,收拢到一处,堆放整齐,旁边有人记录数量。

一处街角残垣下,缴获组还发现两具完好的“九二式步兵炮”,炮口处残留着炸药燃烧的焦黑痕迹,但结构无损。

这是城内发现的少量完好无损的火炮,极为罕见。

几名战士迅速检查炮闩、瞄具与拖架,确认仍可使用后标上编号,交由后勤小组集中运送。

类似的,战士们又发现几具日军遗弃的“九西式三十七毫米火炮”,炮架塌在瓦砾中,但炮管完好,扳机、滑膛尚未变形。

相比于火炮数量稀少,掷弹筒的数量极多。

街边防御工事内、巷战掩体后、残墙遮蔽处,几乎随处可见日军散落的“八九式掷弹筒”。

有些尚插着未发射的榴弹,战士们小心翼翼拆除并将弹体分类归堆,另有一组人负责集中处理可用弹药,小心地码放入木箱,贴上“暂存·检查”标签。

弹药箱、望远镜、备用枪机、工兵锹、医药包等物资也陆续被搜出,一些日军阵亡士兵身上还携带着备用弹鼓和手雷。

由于夜战匆忙,许多装备甚至都未被使用,整齐放在木箱中未开封,封条上印着日文制式编号。

靠近城中心的一处小广场被临时辟为物资集中地,那里己有三千多支步枪、上百挺轻重机枪、几十具八九式掷弹筒和十余门小口径火炮,以及数千枚各式弹药。

这些缴获物资整整齐齐得堆放着,战士们忙碌地搬运、归整、登记,整个清扫工作秩序井然。

城中虽满目疮痍,但八路军士兵们个个神情坚毅、行动沉稳。

他们知道,打扫战场,不只是清理废墟与武器,更是对这场血战的收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