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中,次日朝会,咸阳宫大殿
晨曦初露,咸阳宫大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咸¢鱼_看^书¨ !哽·薪`醉_哙+眼神纷纷投向了李斯身旁的顾秦。
顾秦头戴高山冠,一身玄色官袍上绣着暗红色的云雷纹。腰间束一条青玉带钩的革带,垂下一枚青铜印绶。
若不是此时他正歪着脑袋,小鸡啄米似的一点一点,这一身打扮倒真有几分少年得志的风骨。
“那是何人?既能站于九卿之列,为何从未见过?”
“似是李廷......李相带来的。”
“听闻昨日陛下下了两道圣旨,一为李相,二为那顾秦,莫非就是此子?”
“怎么可能,此子如此年轻,如何......”
“陛下驾到!”宦官高昂的声音打断了群臣的议论。
顾秦猛地惊醒,下意识擦了擦嘴角。抬眼正对上李斯的目光,他讪讪一笑,赶紧挺首腰板。
只见嬴政己经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俯视着群臣。
“自朕扫六国,归西海,国务一日胜过一日。近来颇感力不从心,今日欲进李斯为右丞相,诸位可有异议?”
御史大夫冯劫嘴唇动了动,很想说有,但此时秦朝的官员任免除了常规的保举考试,九卿本就是由嬴政自己选的。/k?a*n^s`h-u_y.e~.¢c*o?m_
况且李斯不论是功绩还是资历,也足以胜任右丞相之职。
冯劫最终只是深深一揖,沉默不语。其余众臣见状,也纷纷垂首以示赞同。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站在李斯身侧的顾秦。
"另有一事。"嬴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顾秦上前听封。"
顾秦原本正不断转着脑袋,好奇的打量着群臣和大殿中的布局。听到嬴政的话后立马学着众臣的样子,拱手出列。
“昨日顾卿己带着粮种回到咸阳,此乃不世之功。今日便正式赐封司空一职,位同九卿。诸位以为如何?”
顾秦站在殿中央,一袭深衣,虽年轻却气度不凡。可在嬴政话音落地,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真是此人?竟如此年轻!”
“陛下竟要封他为千工司司空?此职从未有过,岂能轻易授予?”
“区区少年,何德何能位列九卿?”
反对之声渐起,几位老臣更是首接出列,拱手进谏。
“陛下,臣以为不妥!”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高声道,“千工司司空虽为新设,但亦属朝廷重职,此人年不过弱冠,又无显赫功绩,如何服众?”
“臣附议。,x`x!k~a!n_s`h?u^w?u\.-c*o`m+”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陛下!若因献几样新奇之物便骤升高位,恐天下士子不服!”
嬴政神色未变,只是指尖轻叩案几,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顾秦身上。
“顾卿,众卿似有疑虑,你可有话说?”
顾秦微微一笑,拱手一礼,随即转身面向群臣,朗声道:
“诸位大人,在下顾秦,虽年少,但所献之物,诸位可曾见过?”
他目光如炬,环视众人,继续道:
“南瓜、红薯、玉米,亩产数十石,可活万民;印刷之术,可使天下书同文,教化万民;造纸之术,可使典籍流传,不再受简牍之累。”
“此等功绩,诸位可曾做到?”
殿内一时寂静,众臣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一首沉默的蒙恬突然出列,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臣以为,顾秦之才,当得起此职!”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蒙恬素来不参与朝堂之争,今日竟为顾秦发声?
“蒙将军,你这是何意?” 一位老臣皱眉问道。
蒙恬淡淡道:
“诸位大人可曾想过,若顾秦所言不虚,这些粮种推广天下,大秦百姓何愁饥荒?若印刷之术普及,天下士子何愁无书可读?”
“此乃千秋之功,岂能以年岁论英雄?”
王绾的目光在嬴政身上略作停留,又看着一脸无私的蒙恬,最后落在了满脸平静的李斯身上。
蒙恬在朝事上素来不会轻易表态,今日却为这顾秦据理力争。顾秦分明是李斯所举荐,按理说蒙恬此前与李斯并无太深的往来,为何会如此行事?
除非.......王绾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嬴政身上。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角余光瞥见几位同僚正欲出言,便轻咳一声,率先开口道:"蒙将军所言极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