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缓缓道:“上次裕王的事,你在朝会上颠倒黑白,巧言舌辩,逼得朕下不来台。”
“如今就你和朕两人,再想诡辩,就好好掂量掂量。”
苏沐却不怕嘉靖的威胁,反而依旧不急不缓道:“回皇上,臣不是诡辩。”
“事关国本,臣自当如实相告。”
深夜造访苏沐,嘉靖要的就是他这个态度,于是便缓了几分脸色道:
“那就奏来,朕倒要听听你的高论。”
“是!”有了嘉靖的准许,苏沐这才继续道:“草民以为,天下之根本,非是地主豪绅,更非商人,而是百姓!”
“草民也算遍观史书,历朝历代以来,凡是造反的,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也没听过有地主豪绅造反的。”
听着苏沐的话,嘉靖嗤笑两声,“天真!”
“你以为造反,那些地主豪绅就没有在背后推动吗?”
“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那些地主豪绅,兼并百姓土地,暗中操纵朝堂。”
“百姓愚昧,只以为是朝廷将他逼到了绝路了,便造反推翻朝廷。”
“然后他们再分出一些土地,以示对新朝的顺服。”
“可当天下安定几年之后,他们便又开始这样。”
“苏沐,你懂史,朕也懂,你不是皇帝,同样的史书,看到内容却不一样。”
“你以为天下之重在百姓,可百姓不过是供人驱使,掩盖他们的而己。”
“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
“就是此理。”
苏沐道:“皇上真知灼见,草民钦佩。”
“确实如皇上所说,那些地主豪绅的影响力不得不重视。”
“依皇上之论,百姓受他们驱使。”
“可在臣看来,百姓倘若真的愚昧至此,又岂能成为改朝换代的主力军?”
“百姓看不出皇上说的那些,但是百姓知道,谁给他们田种,谁给他们饭吃。”
“我太祖高皇帝曾言,倘若当年有一口饱饭,便不会有大明王朝。”
“皇上常以汉文帝自居,文帝之贤,文景之治。”
“昔年文帝之时,种田好的便可封爵。”
“当时的那些地主豪绅,可谓是恨透了文帝,可百姓却极为爱戴他,因此,三代以来,文帝才被尊为最贤!”
“皇上既然自比文帝,又为何没有文帝之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