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耷拉着眼皮沉默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但纵使有千言万语,也不能让人家军人同志等着。
大队长忙找出知青档案,很快翻到施琦玉的,拿出来的时候手都在抖。
他写好转移材料,强笑着递给军人。
“今天时间不早,同志你明天再走吧?”
军人接过,点头,“烦请您帮我找一个住处,还有些事要帮施同志处理,我明天早上离开。”
这时老支书咳了声,开口,“同志,你要是不介意,就去我家,我小儿子一个人睡一屋,宽敞。”
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有气无力。
军人敬了个礼,“多谢您,我先去办事,等会儿再过来。”
“诶诶,好。”大队长忙答应。
军人正要离开,老支书忽然想起一个事。
忙问:“同志,施知青是不是在岫县机械厂做出了啥巨大的贡献?”
之前施琦玉隐约和他提了句,过了这么久,他应该早就忘记了,但刚刚就是突然想起来了。
军人一笑,“您这几天注意听广播,可能会听到,其他的我不能多说。”
“好好,这就够了,多谢你。”
军人离开了,两人依旧久久无言。
许久,大队长掏出叶子烟,点燃,深深的吸了一口,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
雾气遮掩他的神情,不知道是感叹、遗憾还是羡慕。
他说:“水浅养不了大鱼。”
他们这里终究留不下她。
老支书还是没说话,心底的遗憾和憋屈,无法用语言表达。
军人问到何有子姐妹的屋子,从背包掏出一沓高考复习资料,和一个信封递给何有子。
“这是施同志给你的,她让我转告你们,‘希望你们能一首保持,天上下刀子也会坚持学习的决心,你的努力一定不会辜负你,有缘我会再来见你’。”
目送军人离开的背影,何有子紧紧抱着书本,眼含热泪,目光坚决。
何继子早己满脸眼泪。
军人又将一包药送去给钟臻。
最后他去了牛棚,掏出许多东西,各类药物、精细的吃食、还有一些钱票。
“施同志说,希望各位保重。”
又看向失魂落魄的王湛,“王同志,施同志让你保重,有机会她一定会再来看你。”
王湛沉默点头,“请你、告诉她,我会、等她,一首、等着她。”
军人点头。
老罗将所有稿子给他,还有一个手写的本子,“麻烦你转交给她,替我多谢她对我们的照顾。”
军人接过,“放心,我会如实转达。”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施琦玉离开了钟家堡。
感恩她的人祝福,也觉的可惜,害怕她的人暗地里高兴,恨不得放炮庆祝。
*
1973年11月11日。
华国向全世界宣告,华国初代小型人形机器人,“岫县机械厂1号”也叫“华施一号”诞生。
“华施一号”暂无功能性技能,但它的出现彻底打破华国现代机器人历史的空白,标志着华国科技、机械、工业等多方面将进入大踏步时代。
它的制造者没有曝光,但在广播前守了好几天的人却知道了,也彻底明白,施琦玉的道路,从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