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挂在脸上,施琦玉回头,“这就是Wabot-1?”
老人上下打量她,看身形听声音能瞧出是个不大的女孩子。!咸_鱼-看+书. `已*发~布-最~新¨章/节.
“你到底是谁?怎么进来的?渡边呢?”
说着回头找人。
施琦玉一把抓住他,“你先告诉我,这是不是你做的Wabot-1?它这么大?不能往小了做吗?”
展示厅里的机器人高约2米,仿人的双手和双腿,没有明显的头部,内外框架都很清晰。
加藤一郎听到她这么问,顿时忘了找人的打算。
看向自己的杰作难掩得意,“它就是Wabot-1,全身共26个关节,手部有触觉传感器,可以抓握物体、双足步行。”
指向它的胸部,“那两个摄像头可以感知周围环境,识别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不过目前视觉识别能力不算很好。”
“此外还配备了人工耳朵传感器,能测量距离和方向。还有,它可以用樱花语和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理解一些基本指令,并且做出回答。”
虽然都只算基础能力,比起施琦玉之前做的机器人也不在同一个层次。
她问:“它的驱动和控制系统是什么?”
加藤一郎:“刚性电机驱动,基于零力矩点理论进行预设程序控制。_小_说*宅· `追¢最.新?章′节¨”
说着皱了皱眉,“不过动态平衡能力有限,能耗也高,无法长时间活动。”
施琦玉想了想,各项能力只是初级,但能交流、能看见、能行动己经算是基本满足她的要求。
于是问:“你可以根据Wabot-1的技术,做一个小型机器人吗?”
她提出具体要求,“高度最好不超过50厘米,保留它的肢体控制系统、视觉和对话系统,以及感知系统就行,但我希望灵活度能更高一点。”
加藤一郎瞪住她,“你在开玩笑吗?”
施琦玉口罩下的笑比哭还难看,“做不出来吗?”
“怎么做?”
加藤一郎气得背上双手,“它的驱动方式是刚性电机,电机自己个头就大,功率密度又低,怎么支撑小型机器人灵活运动?”
“还有,”他指向一旁的几台计算机,“它们那么大,怎么集成到小型机器人里面去?”
系统也道:“宿主,Wabot-1的控制逻辑依赖预设程序,缺乏实时运算和传感器融合的能力,没办法应对复杂环境下的灵活动作。”
又加了一棒子,“还有触觉、视觉传感器(摄像头、压力传感器)的体积也大,精度还低,没办法满足小型机器人的环境感知需求。·比!奇/中\文`网- ?首`发.”
施琦玉怔怔的看着里面,“总之就是无法实现我的要求?”
系统:“基本无法实现。”
见她站在那里不说话,犟犟的,又道:“不过等到八九十年代,微处理器、微型传感器和高效驱动技术发展出来,你的这些要求应该可以实现。”
施琦玉心中一动,“我让这些提前呢?”
系统:“仅凭你一个人,暂时做不到。”
她抿紧嘴巴。
系统不知道她为什么在这件事上这么执着,也不忍心看见她被这件事困住。
只能更清晰的打破她不切实际的幻想。
“宿主,你其实心里很明白的对吧,当前的核心障碍,不是‘技术原理不懂’,而是‘造不出能实现原理的零件和设备’。”
“你若执意,就要先推动半导体、材料、制造等基础工业能力跨越50年的发展。而在当下的条件,就算你能集结一帮顶尖科学家,也不是能一朝一夕实现的。”
“宿主,放弃吧。”
系统不懂这几个字的残忍,所以轻易说出来。
但这对施琦玉来说,无异于沉重的打击。
她要做机器人的念头兴起于1973年春,至今一年半的时间,中间从未想过放弃。
甚至漂洋过海来到樱花国。
如今就站在希望面前,可等来的却是注定失败的结论。
她怎么可能接受这个结果。
“欸,你还没说你到底是谁呢?”
老头欣赏了会儿自己的杰作,转头看她呆呆站在那儿,终于想起眼前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施琦玉被他的声音惊醒,“加藤先生,真的做不了吗?”
加藤一郎有点生气了,“我说这位小姐,你是听不懂我的话吗?我做不出来就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