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容。这些日子,他虽隐居山中,却也通过各方渠道听闻刘邦入咸阳后封存府库、还军灞上的义举,此刻亲眼见到关中百姓安居乐业的实证,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而当看到那珍贵的药材时,他想起家中幼子近日咳嗽不止,夫人整日愁眉不展,心中更是触动。
郦食其察言观色,趁机上前一步,言辞恳切地说道:"侯爷,如今天下分崩离析,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唯有沛公心怀苍生,志在平定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您身负绝世才华,若能出山相助,以胸中韬略辅明主,既可护妻儿周全,又能救万民于水火,成就一番千古伟业,名垂青史,岂不美哉?"
"乱世之中,谈何周全?"李超忽然苦笑一声,望向屋内正在玩耍的一双儿女。儿子正拿着木剑,欢快地跑来跑去,女儿则坐在一旁,认真地摆弄着手中的布偶。"数月前,邻村便遭流寇洗劫,老弱妇孺死伤无数。这世道,连安稳度日都是奢望。"他的声音低沉,满是无奈与忧虑。
曹参听了,忍不住重重握拳,义愤填膺地说道:"正因如此,才需侯爷出山!沛公帐下,文有张良、萧何这样的当世奇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武有樊哙、周勃等猛将,冲锋陷阵,万夫莫当。再加上侯爷的谋略,何愁大业不成?只要平定乱世,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侯爷的家人自然也能永享太平!"
窗外,风雪渐急,狂风呼啸着灌进屋内,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屋内,气氛却愈发凝重。李超沉默良久,目光缓缓移向墙上悬挂的父亲李信画像。画像中,李信身披战甲,目光如炬,威风凛凛。他想起李氏家族世代为将,忠君报国,立下赫赫战功,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可转眼又看到天真无邪的儿女,心中满是不舍。
"沛公如此厚意,李某岂敢不识抬举?只是..."李超的声音有些沙哑,"我李氏世代为将,深知沙场凶险,九死一生。我若出山,妻儿又该如何?"
"侯爷放心!"郦食其连忙说道,"沛公己在灞上备好宽敞舒适的宅院,派专人保护,必保尊夫人与公子小姐衣食无忧,安全无虞。待天下平定,侯爷随时可归乡隐居,共享天伦之乐。"
这句话似是触动了李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凝视着跳动的烛火,思绪万千。这些年,虽远离纷争,隐居山野,可外面的世界依然动荡不安,妻儿也时常担惊受怕。若能辅佐明主结束乱世,不仅是为了家族荣耀,更是为了让天下孩童,都能不再经受离乱之苦。
思忖间,李超缓缓起身,对着东方郑重地拱手行礼:"请二位转告沛公,三日后,李某自会前往灞上,愿效犬马之劳!"
曹参与郦食其相视大笑,连日来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三日后,当李超告别妻儿,骑马随车队离开时,幼子哭喊着"父亲不要走",拼命追着马车跑了好长一段路。李超勒马回望,只见妻子抱着女儿立在梅树下,寒风中,她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却依然坚定地朝他挥手。此去灞上,前路漫漫,充满未知与挑战,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段新的征程,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给妻儿一个安定的未来,与刘邦等人一起,在这乱世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