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 第30章 陇西情缘

第30章 陇西情缘

建安五年深秋,陇西高原寒风卷着初雪呼啸而过。_微¨趣,小?税\惘. ·哽-欣*罪/全¨年逾古稀之的李嘉身披玄色战甲,腰间三朝帝王亲赐的玉珏随着战马颠簸轻撞,发出清越声响。作为历经三朝的肱骨老臣,他虽隐居边塞,却仍保持着当年征战西域的英武之气。此刻他率着李家铁骑穿行在焉支山下,忽闻河谷深处传来凄厉哭喊。

"列阵!"李嘉一声令下,银须在风中扬起。李家军立刻呈半月形散开,弓弦拉满的嗡鸣与匈奴的呼哨声几乎同时响起。混战中,李嘉瞥见一名花白头发老者死死抱住马车,腰间玉佩刻着的"蔡"字在血光中若隐若现。待击退匈奴,浑身浴血的老者颤抖着行礼:"在下陈留蔡邕,敢问恩公高姓大名?"

"陇西李嘉。+三+叶_屋\ ^蕪~错_内+容*"李嘉解下披风裹住瑟瑟发抖的蔡邕,目光扫过躲在父亲身后怀抱断弦琵琶的女子,"这位可是令女?"蔡琰抬头时,李嘉注意到她腕间缠着的西域织锦——正是三年前他命人带回陇西的于阗贡品。

二十里外的李家庄园,暖炉中炭火烧得正旺。李嘉的嫡孙李澈跪在堂前,将温热的药汤递给蔡琰。少年英气的眉眼倒映在药碗涟漪中,与蔡琰眸中的寒霜渐渐融成春水。李嘉望着两人,想起兄长李维临终托孤时的场景,转头对蔡邕笑道:"蔡公,犬子早逝,小孙李澈便如我亲子。¨6·吆′看+书\王. .罪?欣.璋*结?哽*欣~哙¢若不嫌弃,不如结为亲家?"

蔡邕抚摸着李嘉赠他的前朝鎏金砚台,老泪纵横:"老英雄三朝功勋,又有救命之恩,只是小女这年纪是不是不太合适啊”李嘉说道:“年纪不是问题。”

蔡邕回到“小女能嫁入李家,是她的福气。"半月后,烽燧台下,李澈用缴获的匈奴战刀为蔡琰削发合髻,蔡邕则以亲手抄写的《汉书》为嫁妆,在竹简扉页郑重刻下:"愿以三朝墨,续百年缘。"

许昌军营中,李玉握着叔父的来信久久不语。羊皮纸上除了婚礼的喜讯,还画着两支相交的箭矢——那是陇西李氏特有的报平安符号。信末李嘉苍劲的字迹力透纸背:"吾侄,为叔年逾花甲终得孙媳,汝年不小了,莫要让李氏香火在你手中断绝。"

"在看什么?"曹操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他瞥见信纸上的朱砂喜印,爽朗大笑震得案上竹简哗哗作响,"好个李嘉!三朝老臣嫁孙媳,这可是件大事!"笑声戛然而止,曹操盯着李玉泛白的指节,忽然收起笑容:"贤弟,你随我征战数年,大小百余战,至今却连个家室都没有......"

李玉慌忙起身:"主公,如今袁绍未灭,北方余孽仍在,李玉不敢......"

"正因如此!"曹操猛地拍案,烛火被震得剧烈摇晃,"你为我守住兖州、血战宛城、奇袭乌巢,哪一场不是拿命相搏?难道要等天下平定,才想起成家?"他来回踱步,腰间倚天剑的穗子扫过满地竹简,"明日我便命荀彧列出士族名册,定要为你寻个能持家卫国的好女子!"

李玉正要推辞,却见曹操己大步跨出营帐,只留下一句飘荡在夜色中的话:"此事就这么定了!你若敢抗命,当心我让你去给子孝(曹仁)当伴郎!"望着主公远去的背影,李玉握紧腰间长剑。剑穗上,母亲留给他的护身符正随着夜风轻轻摆动,恍惚间,他仿佛又听见陇西草原上,叔父教导他拉弓射箭时的声声叮嘱。而此刻许昌城的月光,正温柔地洒在他尚未开启的红妆之路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