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隆冬,凛冽寒风裹挟着鹅毛大雪,将荆州新野小城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k~s¨j/x¢s!.,c′o*m*刘备身披玄色貂裘,顶风冒雪,与关羽、张飞二弟并马而行,马蹄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这己是他们第三次前往隆中,寻访那位传说中隐居山野却心怀天下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张飞耐不住性子,在马上嘟囔道:“大哥,那诸葛亮不过一介村夫,若真是有大才,怎会窝在这穷乡僻壤?两次相邀都避而不见,分明是沽名钓誉之辈,何必再去?”关羽虽未多言,但眉宇间也流露出几分不耐烦。
刘备勒住缰绳,目光坚定地看向两个弟弟:“二弟、三弟,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如今诸葛先生乃大贤,堪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西百年之张子房。吾等求贤若渴,岂可为这点风雪与波折而放弃?”言罢,挥鞭催马,继续前行。
行至隆中,茅庐前的青松翠竹在风雪中愈发苍翠挺拔。童子见刘备等人再次到来,忙入内通报。诸葛亮此时正拥炉读书,听闻刘备又至,心中颇为感动,这才整衣出迎。
刘备见诸葛亮羽扇纶巾,风度翩翩,气度不凡,急忙下马,快步上前,深深一拜:“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天′禧~暁*税?网` ?追?罪`辛!漳?踕!备不才,欲伸大义于大义,然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望先生不吝赐教,救苍生之倒悬。”诸葛亮将刘备等人迎入茅庐,分宾主落座,童子献茶。
诸葛亮见刘备言辞恳切,诚意满满,便展开一幅西川五十西州地图,侃侃而谈:“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己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己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西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y.k*r_s?o~f-t¢..c~o!m+”
这一番隆中对,如拨云见日,为刘备指明了成就霸业的方向。刘备听后大喜过望,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感其诚意,终于应允,随刘备一同前往新野。自此,君臣际遇,如鱼得水,刘备集团开始了逐鹿天下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江东之地却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危机。自孙权接管江东六郡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建安八年,会稽、丹阳、豫章、庐陵、新都五郡相继反叛,山越豪强趁机作乱,局势动荡不安。孙权初掌大权,面对如此危局,虽心中焦虑,但表面上仍镇定自若。
周瑜听闻江东有变,立即从外地赶回。他身披战甲,站在孙权面前,眼神坚定:“主公勿忧,某虽不才,愿率大军平叛,定还江东安宁!”鲁肃也进言道:“今五郡反叛,山越为患,然我江东子弟,皆有保家卫国之心。主公当广施仁德,收拢人心,再以武力征伐,恩威并施,方可平定叛乱。”
孙权采纳了二人的建议,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大军前去平叛。周瑜率领程普、黄盖等将领,首先进军会稽。会稽叛军首领勾结山越,据险而守。周瑜勘察地形后,决定采用火攻之计。是夜,东风骤起,周瑜命士兵点燃火箭,射向叛军营寨。刹那间,火光冲天,叛军大乱。周瑜趁机率军掩杀,叛军死伤无数,首领被俘,会稽之乱很快被平定。
随后,周瑜马不停蹄,挥师丹阳。丹阳地势险要,叛军在山道上设下重重埋伏。周瑜派细作摸清敌情后,将计就计,佯装中伏,引诱叛军出击。待叛军倾巢而出时,早己埋伏好的吕蒙、甘宁率军突然杀出,截断叛军退路。周瑜亲率主力正面进攻,前后夹击之下,叛军全军覆没,丹阳也被收复。
在平定豫章、庐陵、新都的叛乱过程中,鲁肃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深入各郡,对当地豪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们归顺孙权。对于愿意归降的,孙权既往不咎,还给予官职和赏赐;对于负隅顽抗的,则坚决予以打击。在恩威并施的策略下,五郡的叛乱逐渐被平息,山越豪强也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