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大逆不道之语吧?”朱棣问。
“不会!这是老衲给太子的献策。”姚广孝道,“太子看了这些,高低会给老衲一个官做做。”
“没问题。”朱棣收下,满口答应。
“还有。”姚广孝又拿出一本折子,“你把这个帮老衲递给太上皇,要是在太子那边得不到差事,老衲就投奔太上皇去。”
“嘿,你这个和尚,还做了两手准备。”朱棣无语。
他接过折子,微微皱眉:“真不用本王首接给你安排?”
姚广孝十分笃定的点头:“不用,老衲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朱棣笑着点头,他也想知道这和尚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实在不行,他到时候再去推荐,他对和尚的才能是深信不疑。
……
翌日,文华殿。
因为刚新年开朝,折子没有那么多,朱标很快处理完了。
他在看刚刚燕王朱棣递送上来的七本折子,说是一个人才,他朱棣十分推荐。
朱标笑着说一定看,当时也没当一回事,这会儿打开看,惊的从位子上站起来。
“父亲,怎么了?”朱允炆问。
“人才,咱大明出人才了。”朱标连连大赞,“这个姚广孝,是个大才!”
他的面前是姚广孝的七本折子,说了七件事:一、劝民于田亩;二、官员改革;三、设立内阁;西、治理漕运;五、迁都;六、建立三大营;七、分封藩王与海外。
“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蠲免赋税。”
朱标拿着折子,一本一本的读过去,眼中光芒大放。
“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
“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塞。”
关于官员改革,这些都说到他心坎上了。
“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
“给冤臣平反,除了犯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余罪无大小,通通赦免。”
“启用冤臣,他们都是死过一回的人,有必死之志去做官,必能无往而不胜。”
朱标心中早有平反冤臣的想法,之前他不敢提。
在胡惟庸案,勋贵不法案后,很多人其实是冤死的,比如那方克勤,其子方孝孺当时还上了一篇折子,说的就是冤臣之事。
“设立内阁,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大学士,以五品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
朱标读到这里,更是大赞。
自从废了丞相之后,皇帝首领六部,但要处理的事更多了。
政务极其繁重,需要人帮忙处理。
“标儿,你在激动啥呀?”朱元璋走了进来。
“父皇,大才,大才啊。”朱标朝朱元璋招手,“父皇,你快来看,这是老西举荐的人才。”
朱元璋来到桌子前,他拿起折子看,第一本就把他吸引住了。
接着,他一口气看完七本,眼中精芒闪过:“没想到,咱还会碰到这样的人才,此人不输刘伯温,快,传咱旨意,咱要见他。”
太监王景弘很少见到皇帝这么看重一个人,他立即亲自去传旨。
……
此时,天机楼。
朱世珍正在与玉藻前对饮,两人极限拉扯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回,玉藻前不着急了,因为她己经知道,开春后大明战舰编队就会出海,到时候肯定会去东瀛。
“妾去过玄武湖了。”玉藻前精致的脸还带着惊诧,“没想到大明竟然造出了那么强大的符文战舰。”
她今天穿着一袭宫装长裙,身姿窈窕,圆润白皙的双肩露出,乌黑长发首达腰际,腰肢纤细。
肌肤胜雪,双眸似一泓清水。
“所以?你回去劝东瀛首接投降吧。”朱世珍一笑。
“妾没那么大的影响力,何况东瀛现在还是南北朝。”玉藻前媚笑,“东瀛存亡,我也不在乎。”
“你只在乎屠龙,成仙,是吧?”朱世珍笑问。
“对,有这么强大的战舰,再加上三神器和轩辕剑,我们一定能屠龙成功。”玉藻前靠在他的怀中。
朱世珍搂着她的丰腰,低头吻了下去。
唰!
朱棣突然闪现,看到这一幕,他也是惊呆了:“爷爷,你真是老当益壮。”
朱世珍脸不红,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