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你肾虚啊。”朱世珍脱口道。
“……”朱元璋垮脸。
“怎么吃了金丹就没用呢?你丹田也没啥不对啊。”朱世珍疑惑。
“爹,咱是不是另外一种天赋异禀?”朱元璋摊手。
“滚犊子!”朱世珍扶额。
他还是查不出朱元璋的问题,只能等以后境界提升了再说了。
“太爷,今天天气好,我去给你逮一条金枪鱼上来吃。”朱雄英道。
“你特么别用轩辕剑去砍鱼,好吧?”朱世珍没好气。
……
大明京城,皇宫文华殿。
朱标正在听汇报,五军都督府那边刚刚得到东瀛传回来的战报,大将军徐达就来禀报了。
听到东瀛每年纳贡一千万两白银,还要在东瀛设立卫所,朱标大喜。
“太上皇,皇上,他们干的漂亮。”徐达激动。
“还有你的女婿,功劳一样大。”朱标一笑。
“臣的女婿,就是殿下你的弟弟啊。”徐达话锋一转,“殿下,还有你的儿子,皇长孙,哎呀,不敢想象啊,他现在就这么神勇了,以后定然是千古一帝。”
朱标自然高兴。
谍报中说了,斩杀徐福的最后一剑,就是朱雄英砍下的。
“殿下,你有个好儿子啊。”徐达大赞。
“雄英是不错,孤也很欣慰。”朱标得意。
但是,站在他身旁的朱允炆暗暗妒忌,明明是他在文华殿,那徐达却说未来的皇帝是朱雄英,还什么千古一帝。
这段时间,他在文华殿习政,也提出了不少见解,得到众臣赞赏,尤其是吏部尚书吕本,不断赞皇孙朱允炆。
不过,朱允炆总感觉自己的那点成绩,在朱雄英面前不值一提。
他以为群臣也是这么想的,尤其是大明的那些将军,眼中根本没有他这个皇孙,开口称赞的,都是皇长孙朱雄英。
“殿下,需要派出一支大军,进驻东瀛卫所。”徐达道。
“魏国公,这兵事都由你做主。”朱标颔首。
一番商议,徐达退出了大殿。
朱标让朱允炆去送送魏国公,朱允炆便跟在徐达身旁,把他送出皇宫。
一路走在御道上,朱允炆倒是想和徐达多说几句,亲近些,可徐达保持着不冷不热的姿态。
回文华殿的路上,朱允炆心中郁闷。
正好,吏部尚书吕本过来,两人在御道上边走边聊。
“外公,朱雄英又立奇功了。”朱允炆道。
“允炆啊,不管他,你好好待在文华殿便好。”吕本道,“重要的是得到你父亲的认可,毕竟,将来传大位的人,是你父亲,就是你皇爷爷,到时候估计都不在了。”
“我听说修仙的人,活的长。”朱允炆道。
“哼,古往今来,谁活的长了?”吕本满脸不信。
“谢谢外公。”朱允炆一笑。
“我把齐泰,黄子澄,练子宁都调到你身边来。”吕本道,“他们是我的学生,将来必定是你的得力臂助。”
朱允炆感激的点头.
北海道外,海域。
在浩渺无垠的海面上,大明帝国的百艘符文战舰一字排开,这些战舰如同浮动在海上的钢铁巨兽,它们庞大的身躯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寒光。
战舰上符文环绕,它们如同神秘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幽的光芒。
朱世珍站在甲板上,神识散开。一连几天了,他根本找不到那归墟的所在,这海域离北海道不远,若是有归墟,应该被很多人发现才对。
“那豹纹阿姨不会是骗人的吧?”朱元璋皱眉道。
“豹纹阿姨?”朱世珍一头黑线。
“是啊,咱可不认她小妈啊,东瀛女子,外族。”朱元璋摊手,“她一千多岁了吧?咱叫声阿姨,还叫年轻了呢。”
朱世珍扶额。
听起来,还没毛病。
“按说,她也应该归来了。”朱世珍抬眼远望。
“她不会逃走了吧?”朱棣怀疑。
“她的目的就是屠龙,怎么会跑呢?没用我们,她再无机会。”朱世珍道。
他话音落下,就看到远处海面有船靠近。
没多久,船靠近战舰,站在船头的正是玉藻前。
她一个飞身,落在了战舰上,手中提着一把剑,还有一个圆形如铜镜的东西。
“这就是东瀛三大神器?”朱世珍好奇。
玉藻前把手中的剑递给朱世珍道:“这是天丛云剑,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