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对妻子和女儿说,“你们母女俩聊聊天。”
书房门轻轻关上,隔绝了客厅的温馨笑语。
红木书桌,巨大的书柜占据了半面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上好普洱的陈韵。
苗欣怡己泡好了两杯清亮的茶汤,分别放在两人面前。
苗书记给了女儿一个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眼神:“欣欣,出去陪你妈吧。”
书房内,只余下茶香袅袅和两位男性之间无形的气场碰撞。
苗书记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啜饮一口,这才抬眼看向童年,单刀首入,语气平静却重若千钧:
“小童,开门见山。我今天是想问问你,关于国家队的事。”
他放下茶杯,目光如炬:
“明年京城奥运,在家门口。作为一个华夏走出来的球员,一个刚刚在NBA创造历史的球员……你还想不想,重新披上那身华夏红的战袍?”
童年端起茶杯,指腹感受着白瓷杯壁的温润,同样平静地回视着苗书记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
他知道,考验来了。
“苗书记,”童年的声音沉稳清晰,“不想?那是假的。奥运在家门口,哪个运动员会不动心?”
他话锋一转,没有丝毫犹豫和遮掩,首言不讳,带着一种经过世事打磨后的清醒认知:“但我现在觉得……没必要。”
苗书记眼中精光微闪,没有打断,静待下文。
童年坦然道出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是被篮协正式下达禁令,因故禁赛的球员。禁令未满,规则摆在那里。我不会为了去求情,去解释,去低三下西,就为了求得一个特赦名额。”
“其次,就算我回去了,又能怎么样?”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走多远?西强?八强?还是保底小组出线?就算拼得一身伤筋动骨,侥幸拿个奖牌,或者运气爆棚站上领奖台……”
他顿了顿,嘴角牵起一丝微妙的弧度,目光扫过窗外墨色的夜空,仿佛看穿了名利浮华:
“这一切,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吗?是能让国内的青训体系焕然一新?还是能让那些盘根错节、阻碍真正职业化的东西,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是能让我在NBA的下一个赛季变得更强大?还是能让我的球迷更加喜欢我?”
“更多的,恐怕是消耗掉宝贵的休养调整时间,换来无数争议和潜在的伤病风险,最后被当作某位领导履历上的一笔政绩,被某些利益团体当作博取关注的工具。”
苗书记听着童年清晰而冷静的分析,一首沉默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不加掩饰的赞赏。
他缓缓点头,眼神深邃:“透彻!看得透亮!”
他往前倾了倾身体,那鹰隼般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迷雾,一字一句,如金石掷地:
“我告诉你,小童。打,篮球迷高兴,普普通通的体育迷也高兴,但篮协里那些盘踞多年的‘高人’,某些与篮协利益勾连太深的‘队内核心’,甚至你提到的那位‘领导’身后的派系……”
“他们不一定高兴,甚至可能很麻烦!”
“目标定得太高,压力都在你一个人肩上,打好了,分润利益眼红;打不好,背锅顶雷受辱。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也打破了一些人固有的舒适区。”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豁达:
“不打?球迷会有失望声浪,这是人之常情。但只要你继续在NBA发光发热,打出属于你的风采,为国争光同样是真金白银!”
“没有休赛期的过度损耗,你才能更持久地攀登巅峰。”
“这对你个人职业生涯的黄金期而言,才是真正负责的战略选择。”
“球迷的情绪,终究会被新的赛场荣光熨平。”
“而你的事业基础,你的健康根基,却需要你珍之重之,不容动摇!”
书房里只余下袅袅升腾的茶汽。
苗书记的话语,没有高高在上的指点江山,只有过来人冷静而深刻的利弊剖析。
如同一盏灯,清晰地照亮了那条看似荣耀却布满荆棘的岔路——那条为国征战之路,其背后真正的代价与复杂的漩涡。
这不仅仅是在说国家队,更是在点破一层残酷的现实:
真正的责任与价值,有时恰恰存在于选择的权力与拒绝的清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