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年代1949红旗下的县长 > 第 137章 术业有专攻,求五星好评

第 137章 术业有专攻,求五星好评

朝阳和专家们共同擘画的蓝图倾力展开。

资源有限,目标众多,一种清晰而务实的“倾向性”格局,在陈朝阳的意志主导下迅速成型。

“金蒜”是点燃生命之光的头号工程

小汤山镇新建的库房,如今成了昌平最神秘也最受关注的地方。

窗户被厚毡布遮得严严实实,只留下必要的通风口,门上也挂起了“技术重地,非请勿入”的木牌。

库房里,浓烈而独特的大蒜素气味混合着化学试剂的味道,日夜弥漫。这里,就是“金蒜计划”的新心脏。

宋文清教授如同一位严谨的指挥官,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了极致。

他从清华带来的几只小木箱被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视若珍宝的玻璃器皿:锥形瓶、量筒、烧杯,还有一台老旧的、需要手动抽气的真空泵和几盒珍贵的pH试纸、几支水银温度计。

这些在宋教授眼中简陋不堪的工具,在郑春秋派来的学生技工眼里,己是“精密仪器”。

“记录!本地‘紫皮独头蒜’,破碎粒度控制在米粒大小,溶剂比例乙醇:水 = 3:1,浸泡温度维持25±1度!”

宋文清的声音在临时实验台前响起,沙哑却不容置疑。

他亲自操作,眼睛紧盯着温度计的水银柱,助手则飞快地在自制表格上记录着时间、温度、溶剂用量和初步观察到的提取液色泽变化。

郑春秋派来的几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学生,被宋教授亲自调教着进行过滤、分液操作,每一个动作都要求一丝不苟。

“杂质太多,影响纯度,更影响药效稳定性和储存!”宋文清拿起一瓶浑浊的土法提取液,又对比着刚刚分馏出的、颜色明显清亮许多的液体,眉头紧锁,

“必须上分馏提纯,初步干燥!目标:粉末状!便于野战医院携带,稳定性至少半年!”

陈朝阳几乎隔三差五都会到这座临时实验室紧闭的门前。

他不进去打扰,只是站在那里,听着里面传出的玻璃器皿轻微的碰撞声、真空泵低沉的嗡鸣、以及宋文清或急促或低沉的指令。

偶尔门开一条缝,浓烈的气味飘出,能看到里面人影晃动,灯火通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