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县委大院礼堂内,县委扩大会议被召开,除了县委常委、各区委书记、县府主要科室负责人,还特意扩大到卫戍团连营级以上主官,以及部分在地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排级干部代表。?h′u?l,i*a?n¢w^x,.\c?o_m+
议题只有一个:贯彻落实,推进昌平军政分离,妥善安置军转干部。
会议厅里气氛凝重,长条会议桌两侧,坐着身穿洗得发白的军装、神情严肃的军官们,以及部分己经开始接触地方工作、衣着相对朴素的干部。
陈朝阳端坐主位,副县长许明远和卫戍团长徐卫华分坐两侧,还包括原卫戍团政委张文杰,副团长、副政委。
窗外隐约传来庆祝秋收的喧闹,更衬得室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的县委书记、军管会主任陈朝阳身上。
陈朝阳没有立刻切入会议主题。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深沉而饱含情感,缓缓扫过在座每一位身着军装或地方干部服的同志,特别是在那些脸庞黝黑、眼神坚毅的卫戍团军官身上停留片刻。
“同志们,”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今天这个扩大会议,议题重大,关乎昌平未来的筋骨和血脉。-衫′巴?看_书/网^ ^醉′歆`蟑*洁¢耕-辛~快?
但在讨论未来之前,我提议,我们所有人,首先用最诚挚的心意,回顾一下我们共同走过的、刻骨铭心的这8个月!”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整理澎湃的心绪,
“1949年1月,寒冬凛冽。我带着组织的任命和同志们,踏进了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昌平。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
陈朝阳的声音陡然提高:
“是潜伏的敌特蠢蠢欲动!是散兵游勇遗祸乡里!是旧政权留下的烂摊子!
是地主恶霸的剥削,是地痞流氓的骚扰,是嗷嗷待哺的西十万百姓!
是荒芜的土地,破败的工厂!一句话,是一个千疮百孔、亟待新生却又危机西伏的昌平!”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同火炬照亮那段艰难的岁月:
“就是在那样的境况下,是我们的卫戍团战士!是你们!”他猛地指向在座的军官们,“你们放下了行军的背囊,却扛起了更重的担子!
枪杆子,是你们镇压敌特、清剿顽匪、稳定社会秩序的定海神针!
锄头把子,是你们带领乡亲们顶风冒雪、开垦荒原、播下希望种子的拓荒犁!你们是战斗队!是工作队!是生产队!”
陈朝阳的语调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肯定与感激:
“八个月!仅仅八个月!同志们,我们共同创造了什么?”
他如数家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我们肃清了境内成建制的匪患,瓦解了敌特网络,收缴了数以千计的枪支弹药!社会秩序,从混乱走向安定!”
“我们组织全县军民,开垦荒地数万亩!引水修渠,抗旱排涝!硬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夺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刚刚运进粮仓的每一粒粮食,都浸透着卫戍团将士和昌平百姓共同的汗水!”
“我们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能造硫磺皂、能产拖拉机的小型兵工厂!点亮了工业的火种!郑春秋同志,功不可没!”
“我们建立了‘积分等级制’民兵体系,把拿起锄头能种地、扛起钢枪能战斗的‘寓兵于民’理念,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刚刚结束的野猪围剿,就是最响亮的证明!”
“我们恢复了集市贸易,稳定了物价,初步建立了基层政权组织,让西十万昌平百姓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陈朝阳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他环视全场,目光灼灼:
“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昌平西十万百姓的勤劳勇敢!
更靠的是在座各位卫戍团将士,以军管的形式,将钢铁的意志、严密的组织和牺牲奉献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了这片土地上!
你们,是昌平浴火重生、奠定今日局面的最大功臣!你们的功绩,彪炳昌平史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粗重的呼吸声。\s.h′u?q·u?n′d_n¢s..^c,o·m-许多军官的眼眶微微发红,胸膛不由自主地挺得更高。
这几个月的艰辛、汗水、甚至牺牲,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高度的认可。徐卫华紧抿着嘴唇,眼神复杂,有自豪,也有对即将到来的转变的凝重。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