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爽快,“小事一桩!回头就让人给妹妹送来!包管是最顶尖的那一罐!” 他答应的毫不犹豫,仿佛那价值不菲的贡茶不过是路边的野草。
黛玉眼中笑意更深,像只计谋得逞的小狐狸,慢悠悠地又加了一句:“…还有,前儿宫里赏你的那方李廷珪墨,我瞧着也甚好。”
贾瑛苦着脸,夸张地抽了口气:“哎哟!林妹妹,你这可真是狮子大开口啊!那墨…那墨…” 他一副肉痛无比的样子。
黛玉看着他这副做作的模样,再也忍不住,用团扇掩着口,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声清脆悦耳,如同檐下风铃在风中摇曳碰撞,充满了纯粹的欢愉。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因欢笑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上,那双含情目弯成了月牙儿,里面盛满了细碎的星光,明媚得不可方物。这一刻,什么清愁,什么孤寂,似乎都远离了这潇湘馆。
英莲和紫鹃在一旁看着,也不由自主地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嘴角噙着笑意。英莲更是偷偷抬眼,看着林姑娘那从未在人前展露过的、如此灿烂无忧的笑颜,只觉得像看到了云端仙子落入凡尘,沾染了人间最纯粹的欢喜。/w*a′x?s\w`.*c~o`m?
贾瑛看着黛玉笑得花枝乱颤的模样,方才那点故意装出来的肉痛瞬间烟消云散,只觉得心满意足,比自己得了什么宝贝都高兴。他喜欢看她这样笑,毫无负担,明媚鲜活。
“行行行!”贾瑛也笑了起来,带着纵容的无奈,“给你给你!谁让我就你这一个‘债主’妹妹呢!那方墨,连同茶叶,晚些时候一并送到。” 他语气里是满满的宠溺。
黛玉这才止住笑,用团扇轻轻扇了扇风,眼角眉梢的笑意却依旧浓得化不开。她瞥了贾瑛一眼,带着点小小的得意:“这还差不多。” 那娇俏的模样,让贾瑛心头又是一荡。
玩笑开过,黛玉转向英莲,神情恢复了教导者的温和与认真:“英莲,学诗也不急于一时。今日你且先回去,把我方才说的那几位的诗集找来,不拘哪个版本,先通读一遍,不必强求甚解,只去感受那字句间的韵律与气象。若有闲暇,亦可试着将自己读后最首观的感受,不拘好坏,记下一二句来。下次来时,我们再细说。”
“是,林姑娘!我记下了。”英莲连忙应声,心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憧憬和遇到良师的感激。
贾瑛见事情己定,时辰也不早,便站起身:“好了,名师也拜了,束脩也讹诈到手了,我也该走了,省得再待下去,某些人又要嫌我扰了清静。”他意有所指地看了黛玉一眼,嘴角噙着笑。
黛玉脸一红,啐道:“快走快走!谁稀罕你在这里贫嘴。”话虽如此,她却也站起了身,目光随着贾瑛的身影,那眼神里分明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
贾瑛哈哈一笑,也不再多言,对英莲道:“英莲,走吧。回去好好用功,莫辜负了林姑娘一番心意。”
英莲再次向黛玉行礼告退,跟着贾瑛走出了潇湘馆的正房。
竹帘落下,隔绝了室内。黛玉走到窗边,透过雕花的窗棂,看着院中那两个身影。贾瑛步履从容,玄色的身影在翠绿的竹影间显得格外挺拔。他似乎在低声对英莲嘱咐着什么,英莲则频频点头,仰着脸,神情专注。初夏的风穿过竹林,送来沙沙的细响,也似乎送来了那人身上熟悉的、混合着淡淡青草和阳光的气息。
黛玉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窗棂上微凉的木质纹理,方才被他握过的手腕处,仿佛还残留着一点灼人的温度。那句“小醋坛子”的低语,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一圈圈漾开,让她心尖又麻又痒,脸上刚刚褪下的热度似乎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她轻轻咬了下唇,唇边却抑制不住地再次扬起一抹清甜的笑意,如同静谧湖面上悄然绽放的睡莲。
紫鹃悄无声息地走过来,重新为黛玉的茶盏续上热水,看着自家姑娘倚窗凝望的侧影,以及那唇角藏不住的笑意,她也无声地笑了,默默地将那碟贾瑛动过的藕粉桂花糖糕往姑娘手边推了推。
窗外,贾瑛的声音隐约传来,似乎是在对英莲说:“…学诗好,明理,怡情。跟着林姑娘好好学,她可是真正的大家……” 声音渐渐远去,融入了潇湘馆外竹叶的轻吟声中。
竹林小径上,光影斑驳。贾瑛负手而行,步履间带着一种闲庭信步的从容。英莲落后半步跟着,内心却远不如表面平静。方才潇湘馆里那一幕幕,三爷的混不吝与体贴,林姑娘的清冷与娇俏,尤其是两人之间那种旁人无法插足的亲昵默契,如同投入她心湖的石子,漾开层层叠叠的涟漪。她偷偷抬眼,觑着身前那道挺拔如松的背影,想到吴大哥,脸颊又悄悄热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