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完啦!我成了组织最高领导人 > 第45章 舆论战开启

第45章 舆论战开启

"课长,支那乐队的演出煽动性极强,那些歌词..."下属青木刚要开口,南造云子突然抬手制止。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巡逻的宪兵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反战?多可笑的借口。《站起来》里喊的'风大雨大',不过是文人惯用的隐喻罢了。"她转身时,和服上的樱花刺绣在落地灯下泛着妖异的光,"别忘了,我们的'大东亚共荣圈',本质也是'反战'。"

青木恍然大悟:"您是说...借题发挥?"

"明天让《新申报》发篇社论。"南造云子重新坐下,从漆盒里取出一支细长的香烟,"把战争罪责全推给山城政府。就说他们不顾百姓死活,才让皇军不得不'主持正义'。那些歌里的悲愤情绪,正好拿来当枪使。"她吐出烟圈,烟雾在灯光中扭曲成狰狞的形状,"顺便捧捧这支乐队——越是高调,越容易露出破绽。"

与此同时,日本宪兵队本部的会议室里,吉本次郎中佐正用军刀敲打地图。"八嘎!"他突然将刀尖指向长江流域,"支那文人写长江黄河,我们为何不能写?从今天起,所有宣传材料里,要把这些山河都标注为'大东亚共荣圈的瑰宝'!"他放肆大笑,军靴重重踏在地板上,"告诉报社,就说皇军尊重中国文化,要帮他们'传承'。"

角落里的少佐低头记录,笔尖顿了顿:"可是中佐阁下,这样做会不会..."

"蠢货!"吉本猛地挥刀斩断桌上的铅笔,木屑飞溅,"现在欧美都盯着上海。我们越是表现得'包容',那些洋人才会觉得皇军'文明'。等时机成熟..."他的目光扫过墙上的作战地图,"这些文化阵地,都会变成我们的武器。"

而在更隐秘的角落,日本陆军情报部的少将影佐祯昭正盯着一张泛黄的《国粹月报》。报纸上陈墨轩痛斥乐队的文章被标满红杠,他推了推金丝眼镜,对副官耳语:"给我找几个文人,让他们假装支持乐队。"他嘴角勾起阴鸷的弧度,"要写得越激进越好,最好把保守派骂成'阻碍文化进步的绊脚石'。”

副官皱眉:"可是这样做,岂不是..."

"你不懂。"影佐祯昭拿起桌上的照片,照片里邝裕民在舞台上挥舞吉他,台下学生群情激昂,"文化保守派背后站着山城的文人势力,我们要借这把火,扶植这些无知小青年,烧干净这些刺头。同时让欧美看看,皇军是'支持创新'的。"他将照片丢进炭火盆,火苗瞬间吞噬了邝裕民的面容,"等舆论战分出胜负,这些乐队成员,也该露出真面目了。"

三日后,《新申报》头版刊登《大东亚共荣:真正的和平之声》,将乐队演出解读为"民众对重庆政府的失望";《沪报》则刊发《古老山河的新生》,鼓吹"中日文化交融的伟大成果"。最诡异的是,一向针锋相对的激进派刊物突然调转枪口,将炮火对准文化保守派,言辞激烈得连乐队成员都感到不安。

霞飞路的洋房里,邝裕民攥着报纸的手微微发抖:"这些日本人...到底在搞什么鬼?"王佳芝悄悄瞥向角落里的宋之仁,只见他戴着金丝眼镜,正慢条斯理地擦拭钢笔。"不用慌。"宋之仁头也不抬,"敌人越想利用我们,我们就越有机会。"他将钢笔插进墨水瓶,深蓝墨水在玻璃瓶中荡起涟漪,"记住,舞台上的表演,不过是开场戏。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一周后,宋之仁收到情报:美国驻华大使馆希望邀请邝裕民乐队赴美巡演,并洽谈长期文化合作。情报末尾特别注明:"此乃展示民主中国形象、对抗日本文化渗透之良机。"宋之仁将电报凑近油灯,火苗映得他眼神发亮。这场精心策划的演出,终于如他所愿,在国际舞台上撕开了一道裂缝——而通过这道裂缝,情报的暗流将悄然涌动,为抗战大局注入新的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