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完啦!我成了组织最高领导人 > 第62章 财神爷进村

第62章 财神爷进村

你的!”小战士不好意思地躲到络腮胡身后,“这可是打鬼子的家伙,金贵着呢!没它,咱拿啥保家卫国?”

一阵哄笑驱散了寒气,战士们的笑声在冰天雪地里格外清脆。宋之仁看着眼前这些冻得鼻尖发红却笑容真切的战士,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

历史上部队刚进入山东,人生地不熟,又赶上寒流,战士们缺衣少食,不少人冻病了,可比如今难的多。¨比-奇¨中*文\蛧^ ,醉¨鑫¢彰′劫`埂^辛,快/

“同志们,”宋之仁的声音在寒风中有些发颤,却很坚定,“去年的冬天难,今年咱挺过来了。往后啊,日子只会越来越好。”他顿了顿,看了看身后的马车,“这次来,除了棉衣粮食,还带了些‘硬货’——上海的同志们在黑市上费了老大劲,弄来一批装备。不过这事儿得保密,等到了师部再给你们看。”

“财神爷!您可真是咱们部队的财神爷!”战士们眼睛都亮了,搓着手首乐,“宋部长,您可每次都有好东西!有了这些,鬼子再来‘扫荡’,咱就跟他好好掰掰腕子!”

“都把嘴闭上!”赵二宝粗声粗气地提醒,“宋部长说了要保密!”

“知道知道!”战士们赶紧点头,有人还故意把嘴巴捂上,逗得大家又笑了起来。

说话间,队伍继续往前走。山道上的冰层越来越厚,马车好几次都打滑,战士们只好下来推车,手冻得跟猫咬似的,却没人喊疼。

路边的村子静悄悄的,只有几缕炊烟在灰扑扑的屋顶上飘着,偶尔有老乡探出头,看见宋之仁的队伍,赶紧缩回去,不一会儿就端着热乎的红薯跑出来,非要塞给战士们。

“战士们,吃个红薯暖暖身子!”老乡的手也冻裂了,红薯却烫得烫手,“俺们都知道,要不是你们送来的粮食,俺们家娃今冬就得饿肚子了!”

宋之仁接过红薯,暖了暖手,又递给旁边一个小战士:“老乡,谢了。咱们八路军跟老百姓是一家人,您留着给孩子吃。”

老乡摆摆手,硬塞给几个战士,又匆匆跑回屋里。宋之仁看着老乡的背影,心里沉甸甸的。

1938年的冬天,不光是部队难,老百姓更难。鬼子的封锁,让家家户户都勒紧了裤腰带。

他这次来,除了给部队送物资,还带了些种子和农具,想让老乡们开春后能多种点粮食。

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的山坳里透出几点昏黄的灯光,那是根据地的岗哨灯。宋之仁抬头看了看天,雪粒子又开始往下飘,他紧了紧棉帽,对赵二宝和田小娥说:“快到了,都打起精神来,别出岔子。”

赵二宝拍了拍老套筒:“放心吧宋头儿!俺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哪怕有只兔子跑过去,俺都能瞅见!”

田小娥检查了一下手枪,枪膛里没有冻住,她低声说:“宋部长,俺盯着后面的马车,保证不让东西少一根汗毛。”

宋之仁点点头,目光扫过被风雪覆盖的马车。帆布下的物资,是战士们过冬的希望,是打鬼子的底气。

宋之仁勒住马缰,从怀里掏出那张磨得边角发毛的牛皮地图,手指在上面蹭了蹭——纸上的油墨被寒气冻得有点发脆,山东根据地的地形图上,师部驻地用红铅笔圈着,就在前面十几里地的山坳里。

“赵二宝,把队伍带稳了,别让马车陷进雪窝子里。”宋之仁头也不抬,把地图塞回怀里,又摸出个黄铜指南针,表盘上的指针在风雪里微微颤抖。他盯着指南针看了半晌,又抬起手腕瞅了瞅那块不知从哪弄来的旧怀表,表蒙子上全是划痕,“这鬼天气,指针都快冻住了。”

赵二宝赶着马车跟上来,棉帽檐上挂着冰棱子:“宋头儿,还有多远?俺瞅着前面那山梁,像是师部的地界了。”

“嗯,还有十几里。”宋之仁把指南针和表揣好,语气随意地跟旁边领路的战士说,“你们先往前走,按原定路线进据点。我之前跟另一支运输队约好了,在附近藏了批物资,得去瞅两眼,别让雪埋了。”

领路的战士是师部警卫连的,冻得鼻子通红,闻言点点头也没多问。一来宋之仁一路上总念叨“保密原则”,不该问的绝不多嘴;二来这地界己是根据地腹地,周围全是咱自己的村子,虽说鬼子偶尔会派小股部队偷袭,但大白天的,又是成群结队的队伍,确实没啥大危险。

“那宋部长您快去快回,俺们在前面路口等您。”战士搓了搓手,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雾。

“不用等,”宋之仁翻身上马,那匹老马打了个响鼻,蹄子刨了刨雪地,“我追得上你们。走了!”话音未落,他一夹马腹,老马踩着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