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滑呢。"说着举枪就打,五发子弹全在十环里摞成一串。
上午比试完枪法,很多战士不服,于是下午纷纷来找宋之仁,要求首长指导一下格斗技巧。
宋之仁对此没有推脱。
轮到徒手格斗时,宋之仁脱外套前先跟王铁牛商量:"营长,咱说好了,我要是把战士们摔疼了,您可别让炊事班扣我窝头。"
话音未落就有战士搞偷袭。
第一个冲上来的战士使的是摔跤绊子,宋之仁却故意往旁边一闪:"同志,您这绊子使早了半秒——"话没说完,那战士己经趴在地上啃了口泥。
第二个战士学精了,挥拳就打面门。宋之仁侧身让过,顺手在他胳膊上拍了拍:"这拳力道够,就是手肘没夹紧——"话音未落,那战士己坐在地上揉手腕。第三个战士吼着扑上来,宋之仁却突然蹲下身:"您这扫堂腿要是再低五公分,我就得躺这儿了!"结果那战士收不住脚,自己绊了个狗吃屎。
等放倒第三十个战士时,王铁牛终于看出门道:"宋部长,您这是边打边教啊?"宋之仁抹了把汗笑:"咱八路军打仗得讲究技巧,光靠蛮力可不行。比如刚才那位同志......"他指着刚爬起来的战士,"您出拳时肩膀先动,明摆着告诉人家要打哪边嘛!"
眼看围过来的战士越来越多,宋之仁突然大喊:"等等!咱先说好,谁被打倒了不许哭鼻子——上个月在上海,我跟租界巡捕房的人切磋,有个大块头被摔了跤,愣是坐在地上唱了半首《茉莉花》!"这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冲上来的战士也没了刚才的紧张。
等到挑战全连时,宋之仁故意往地上一蹲:"来个会使擒拿的同志!我最近刚学了招'顺手牵羊',正愁没人试招呢。"结果上来的战士刚抓住他手腕,就被他反手一拧按在地上。宋之仁还俯身嘀咕:"您这手腕太松,得跟我学练腕力——每天攥碎十个核桃,三个月准成!"
宋之仁徒手格斗堪称恐怖。车轮战连续放倒了300名战士。一对多,更是一个人单挑一个连。就没有人能在他手里支撑过30秒。
战斗结束时,全连战士横七竖八躺了一地。有个战士喘着气喊:"宋部长......您该不是少林寺俗家弟子吧?"宋之仁一边帮人揉胳膊,一边笑道:"我爹说,练武不是为了打人,是为了不让人打——就像咱们扛枪,不是为了欺负人,是为了不让小鬼子欺负咱老百姓!"
王铁牛瘸着腿走过来,突然立正敬礼:"宋部长,往后您就是咱警卫营的武术总教头!不过咱可说好,下次教格斗时,先教我们怎么躲您的飞脚——刚才那下,我屁股现在还疼呢!"宋之仁扶着他哈哈大笑,训练场的寒风里,顿时飘起阵阵笑声。
比试结束后的第三天,炊事班老张头端着饭盆首摇头:"今早挑水撞见通信员,说宋部长能单手举起磨盘!我这挑两桶水都费劲,难不成人家胳膊是铁打的?"话音未落,正在盛粥的小战士突然插了句:"何止磨盘!三营的人亲眼见他把鬼子的掷弹筒当唢呐吹,还吹出了《东方红》!"
这些天,115师的各个角落都在流传着宋之仁的传奇故事。有战士赌咒发誓说看见他在雪地里赤膊练武,拳风卷起的雪粒子在空中凝成冰箭;更有甚者声称,宋之仁的飞刀能顺着月光飞出去,把十里外炮楼的探照灯给扎灭。
关于他外貌的传言更是离谱,独立团的新兵说得有板有眼:"我表哥在骑兵连,他说宋部长生得跟年画里的关公似的,面如重枣,卧蚕眉下一双丹凤眼!"
也有人说是黑脸胖子,甚至有人传言他身高两米,力大无穷。
罗帅坐在指挥部里,听着参谋绘声绘色的转述,笑得把钢笔都搁歪了:"聂帅你听听,战士们这想象力比小说家还厉害。”
聂帅放下地图,眼里带着笑意:"这倒也好,战士们有了主心骨。不过依我看,之仁这是故意借传言给自己打掩护。"他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苗"噼啪"炸开火星,"当年诸葛亮草船借箭,之仁这是借战士们的嘴,给自己织了张无形的保护网。"
此刻的宋之仁正在训练场教战士们练飞刀。他握着个新兵的手腕调整角度,嘴里念叨着:"要像扔石子打水漂那样,手腕得带点巧劲。"突然有个战士憋不住笑:"宋部长,他们说您蒙眼飞刀能把蚊子翅膀削下来,这是真的吗?"
宋之仁故意板起脸:"别听他们瞎传!我蒙眼能打中靶子,是因为平时把靶场布局都记在心里了。就像打仗一样,心里有张清晰的地图,才能打胜仗。"他示范着甩出一把飞刀,精准钉入靶心,"不过要说削蚊子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