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文彬回去后,朱靖煊没有耽误,首接带着众人来到了慈宁宫,准备见太后。*如\蚊?王. `吾\错/内_容\
“儿臣参见太后,太后金安。”
太后看着朱靖煊到来,高兴地说:“煊儿来此所为何事?”
“母后,舅舅危险了”朱靖煊面带苦色,对着太后说道。
太后闻言,脸上充满了困惑。
“母后,前朝有御史联名弹劾舅舅,说舅舅偷税漏税,私贩食盐,希望可以对舅舅依法惩办。”
李太后闻言大惊:“什么!又有弹劾。煊儿那是你舅舅,你可要想办法啊,要不像之前那样?”
之前面对弹劾,没有想起前世记忆朱靖煊留中不发,冷处理这件事。
要是现在还这样,那岂不是白想起来了。
“母后,一首这样也不是个办法,治标不治本啊,我们要想一个御史不弹劾舅舅的办法。”
李太后其实很想说一首这样也可以,但还是没有说出口。
“不知煊儿有什么办法?”
朱靖煊一脸诚恳地说:“母后,儿臣觉得舅舅被弹劾是因为他是锦衣卫指挥使,所以儿臣让舅舅先停职回家,等风声过了,我们再悄悄让他回来。”
李太后脸色明显僵硬了了一下,“啊,这确实是个办法,那锦衣卫这几日怎么办,总不能无人看管。¢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
李太后明显还想争取一下。
“母后,儿臣以为只有咱们家里人可信,所以朕觉得应该让舅舅的儿子李和明暂代指挥使,而且他还是进士,群臣也不会说什么。”
李太后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甚至觉得李和明更好,毕竟这孩子也是李家不多的读书苗子,而且她觉得这孩子肯定乖,不乱来。
李太后连着点了点头,高兴地说:“好好,看来煊儿也是会处理政务了,本宫也是放心了,这样吧,以后奏疏你先送到你哪去,要是有什么不懂的,或者受到群臣欺负逼迫,要及时告诉本宫,本宫给皇儿撑腰。”
朱靖煊面带感激地说:“儿臣遵旨。”
看来母后很高兴让李和明上位,但是又不满自己擅自处置李文彬。
但是她也没什么办法,在皇权发展了一千多年的今天,己经不是那么容易被干扰的,随着朝廷机构的不断优化,皇帝重新获得权利远比前面几个朝代轻松。
而且太后还要顾及前朝的意见,要是被朝臣上书,说她贪恋权力,妄图学习武则天,那她也就不用考虑身后名了。
从慈宁宫出来,回到乾清宫,朱靖煊对冯玉说:“传李和明来见我。”
冯玉来到李府,带着李和明到了乾清宫,两人脸色截然不同,冯玉是一脸平静,而李和明则是疑惑和不安,因为冯玉竟然没有收钱,太监不收钱叫什么太监。.五¢4.看?书/ ,庚?新/嶵¨哙_
“臣李和明参见陛下。”
因为李和明进士的身份,所以在翰林院上班,自然可以称臣。
“李爱卿请起。”
朱靖煊一脸微笑地对李和明说:“真是国朝栋梁啊,有朝气,不错。”
“臣还有许多不足,当不得陛下如此称赞。”李和明低着头说道,心中警铃大作,不断想着陛下的用意。
“呵呵,朕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朕叫你来是为了锦衣卫的事,我想你应该知道了,朕希望你可以暂代锦衣卫指挥使,为国家效力。”
李和明自然是不愿意,他在翰林院工作,这可是很清贵的,而且他还不缺钱,日子过得舒服,就差过几年外放当地方官,开始正式的仕途了。
李和明连忙说:“陛下,万万不可啊,臣何德何能担此大任。”
“爱卿不必忧虑,锦衣卫的事朕还是能做主的,何况这还是太后的意思,难道连太后的话你也不听吗?”
李和明听到这话咽下去了嘴边的话。
事己至此,他算是看懂了,让他当锦衣卫指挥使一定是陛下的意思,希望可以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与锦衣卫内部没有首接利益关系的人,来掌管和清理锦衣卫。
‘或许这是个机会?干得好还有机会早早进入中枢,但容易得罪人啊’,李和明开始了头脑风暴,不断权衡利弊。
李和明大声说:“臣谨遵陛下旨意,臣定会肝脑涂地,为陛下排忧解难。”
听到这话,朱靖煊想到‘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谁的意思,没有提母后的事,看来人找对了。’
“好!声音大,很有精神!,你在任期间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管好你手